因为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当父母吵架时,你会不会怀疑是因为你的存在,所以他们才会无止境的争吵,会不会感觉自己是多余的?
当工作中出现错误时,你会不会把原因归结到自己身上,感觉是自己的能力不足?
在和朋友的相处中,在发生矛盾或者是感觉对方心情不好时,会不会把问题归结于是自己的性格问题?
在与伴侣相处时,会不会把家庭矛盾的起源都归结在自身身上,感觉自己为家庭付出的太少?
理解他人和分析立场是两码事!
其实,我们没有必要去理解每一个人的想法,无论是理解他人还是尝试着用他人的眼光去看待问题,都是一件不太现实的事情!
在生活中,可以试着去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问题!是以自己的思想站在他人的立场看问题,每个人的想法和性格都是不同的,我们普通人不太可能以别人的想法去看待问题!
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问题,可以让自己能够不那么的情绪化,可以认清事情的多面性,更有利于分析自己的情绪。可以让自己想明白,对方之所以表现出这种情绪或者是做出这种行为是有他的原因的!
但是不代表自己要按照对方的思维去思考、去行动,不代表自己需要按照对方的思维将错误归结于自己!不代表因为考虑对方的立场而忽略了自身的需求!
替他人着想、理解他人不等于站在他人角度看问题,不等于放弃自身的想法,不等于进行自我谴责!
可以学习“课题分离”!
学习分析事情的本质,学习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
父母吵架其实和孩子是没有什么关系的,他们是成年人,有自己的情绪和分析能力,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吵架是他们之间出现了问题需要解决,和孩子是没有关系的!
同事之间的问题,大家能产生关系是因为工作的原因,把情绪化的原因先放到一边,工作中遇到问题要理性分析,解决问题!
还有朋友之间的问题,虽说是情感问题,但是本质是因为互相有吸引对方的特点,所以才成为朋友,才有缘分长期相处,如果在这段关系中是无止境的内耗,那这段关系就需要重新考虑了!
至于伴侣之间,家庭是双方共同建立起来的,对于家庭双方都有责任,有问题是需要沟通的,是需要共同解决的!
在自己能够兜底的范围之内由自己决定,这叫课题分离!大家都是独立的个体,大家都有自己的主体性!
不要过分自大!
自我谴责也是一种过度关注自身的行为!
自己凭什么自大到认为,所有的问题都与自己有关,都应该由自己去解决,且自己能够解决呢!
在生活中,还是要辩证到底是谁的问题,就是不要因为别人的问题去痛苦!
寄语!
多关注自身的想法,但是不要过度扩大自身的能力,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简简单单的生活,简简单单的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