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不错,我个人认为主要的精彩部分在后面三章,所以我摘取部分片段。
原文
有些人习惯性地喜欢分析别人或找出别人的缺点,以彰显自己的高明洞见(不是基于职业上的需要,而是一种不自觉的日常习性),其实这也是源自深层的自我怀疑或低价值感——某种“自恨”的形式。因此,细微地去体认什么是“自爱”,便成了转化怨怼的关键点。
感想
我这个人就喜欢分析别人,我一直找不到原因。可能是我内心的自卑感导致的,我感觉自己价值感低,通过否定别人来获取价值感,而且我深深自我怀疑。当我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内心舒展开来。
从我进入大学的时候,我就一直花时间来了解我自己。痛苦过、难过过、快乐过和兴奋过,一直在痛苦或快乐中摇摆。生活中的无形的手把我往不同的方向推动,我一直想挣脱于这无形的手的摆弄,所以我使劲通过书籍了解自己,也通过经历了解自己。我花了20年的时间,认识自己真的好难。人的外在行为,我们都有自己的解释,但这个解释不是原始的出发点。其实我自己的每个行为,我都在花时间找那个出发点,有的行为我花几个月找到出发点,有的行为我花了几年时间找到了那个出发点,有的行为我花了20年找到了那个出发点。
原文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对“内在的父母”和一个“内在的小孩”,那么,我们是怎么把这个内在的关系模式投射到外部关系上的呢?答案是,如果对方像自己“内在的小孩”,就将“内在的小孩”投射到对方身上,而自己以“内在的父母”自居;如果对方像自己“内在的父母”,就将“内在的父母”投射到对方身上,而自己以“内在的小孩”自居。 这是最基本的投射规律,由此,就引出了“人善被人欺”的结果。真正的善良是一种有包容力的强大,但更常见的善良是绵羊一般的软弱和顺从。假若你具备的是这样的善良,那么,别人很容易将他“内在的小孩”投射到你身上,而他以“内在的父母”自居。如果这个人的“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是羞辱与被羞辱的关系,那么,当他把“内在的小孩”投射到你身上时,就会忍不住羞辱你。
感想
当我读到这段的时候,激起我的记忆,去年在上一家公司里,有一个女的,总是看我不顺眼。每次都是斜视的眼神看着我,我这个人一般是老好人,谁也不得罪。所以每次我都忽略这个女的斜视的眼神,而且我还笑呵呵的和她打招呼。后来有一次我觉得我得改变我的态度。接下来发生一件事,我去接水喝,我接好水,走了出来正好迎面碰到她,她又用斜视的眼神看着我,当时我就直直的眼神看着她,脸上漏出鄙视的眼神,然后我就走过去了。奇怪了,后来我碰到她,她都不敢直视我了,脸上也温和了许多。卧槽,原来她内心有一个鄙视与被鄙视的模式。有意思,其实每个人的思维模式里,都有一个近似成形的模型,如果反推的话,你能找到这个人的出发点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