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人、有社会就有问题,人总会不断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社会也是如此,个人的问题与社会的问题是两个不同范畴的问题但又有联系的问题,所以,搞清楚个人问题与社会问题之间区别与联系,才会有正确的应对方式。
简单讲,问题就是现状与预期目标的差距,也就是问题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界定,一个是基于过往的某个过程所形成的结果与这个过程开启之初预设目标之间的差距,另一个是基于目前的状况希望能改善的程度,当然,如果从问题界定的角度又会三个与之关联的基本问题,那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是什么包括现状(结果)是什么,目标是什么,为什么就是现状(结果)的原因是什么,确定的目标的原因又是是什么,怎么办就是则是对于现状与目标的差距来说合理的方法路径是什么,这种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问题的提出就是界定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
这也就产生了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就是现状是谁的现状?目标又是谁的目标?也就是问题是谁的问题?或者说问题的主体是谁?
显然就问题主体来说,不外乎是自己的问题和他人的问题,自己是问题主体,所以要解决问题,自己就应该思考,而他人的问题要不要思考?为什么要思考或者说为什么不思考又衍生出了新的问题。
其实正常的人、正常的社会中,即便是他人的问题,只要能够有所察觉、了解就会思考,也就是说虽然是他人的问题,但是站在人性角度就是社会问题,思考的目的不外乎要么尽可能施与援手、要么报以同情,换句话说,他人的问题也是自己可能遇到的问题,这样的理念与态度才是人性的体现,才体现社会温暖。
有的问题可能经过几次也都没有解决,这类问题就是老问题,有的则是以前没有发生过的或者从未想到过的问题,这就是新问题。对于个人和社会来说都有这两类问题。
个人的老问题有可能随着时间推移就自然而然不是问题了,也就是个人不再纠结与之关联的目标,但是社会的老问题不会随时间推移而不存在,反倒是会越积累越严重,也就是最终出现社会崩盘、崩溃的结局。
个人的问题就是基于个人需求状况如何能够有效满足或者进一步满足对问题,随着时间推移,社会进步,个人在某一方面有需求会变得不需要或者能够通过搭便车方式获得满足,所以个人问题得以解决或者不再是问题。
而社会问题是属于个人需求满足的不利影响因素,也就是个人在思考自己的需求满足和他人的需求满足问题过程中发现的共性问题,这种不利因素如果仅仅是对个别人有影响,那说明个别人的需求不合理,但是,这种因素如果是对多数人的需求满足都不利,那就是应该予以解决的社会问题,如果不解决,就回重复出现,而且会不断加剧。
正如所有问题都存在问题主体,同样的这种社会问题也有问题主体,也就是给多数人需求满足带来不利影响的一定是一些人的有意为之,之所以如此,就意味着这些人会因此获利,所以,这样的社会问题会变得越来越严重,就是因为有人在为了维护其自己的利益而变本加厉,因此也就不会随时间推移而加剧,更不会自然消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