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老歌,火了18年,是经典;
那是刘若英的《后来》。
一部电影,热了18天,是时尚;
那是刘若英执导的《后来的我们》。
一个文案,做了18周,是酝酿。
那是刘若英带领的背后的运营团队。
今天,我从一个教师的团队,我从一间学校的运营,我从一个跨界的视野来阐述举一反三的魅力,让我们感知学习力无处不在!
一、文案策划,团队合作
社会在前行,人类在进步。当今社会,任何一部作品,一场活动的成功,都离不开一个团队,在娱乐圈,影视圈当中,最早出现的是经纪人公司。从前的我,不知道原来人,尤其是人才,原来也是商品,原来是可以用来做买卖。一直关注,明星歌星的出名出道,于是,我有了包装教育培训行业名师之想法。付诸行动,我也用行动力去验证了。通过三年一项目,四年一包装,我所在经营的学校,也开始有了我所负责的名师分包工程。在这个项目里,我是总策划,她是CEO。四年运营下来,我们失败了。后来的我们,没有了我们。因为我的团队,只有她一个。没有人才引领,虽然团队变成团伙,但只要用力,也起码会有一股蛮力。可是,如果团队里面没有了人才,那就只是一纸文案,最终被迫夭折。
二、普通题材,引起共鸣
《后来的我们》这部电影里的题材是再普通不过的爱情故事。它几乎是每个人的故事,也是每个人的过去。它通过每个人都有的恋爱经历来引发社会各番共鸣,它让每一个人为电影代言,它让每一位观众都成为写手,为这部电影写出触碰心灵的影评。这是我看到过网络上最多人自发分享影评的一部电影作品。我们从事教育行业的老师知道,通常最简单的授课方式,比如,一支粉笔,一屏板书,就成了学生们吸收知识的最有效的途径,因为,只有在最简单的“面对面互动”的课堂上,才有师生间最动人的温情,才会激发和孕育出同学们学习的动力。
三、名人效应,故事包装
每一部电影,出来之前都首先瞄准客户的。它精准地挑选了70年代最有情怀的一代人。刘若英代表的是那个年代一名普通的歌星,她几乎是平凡中的经典,她的一首歌曲,竟然红了18年,这除了展示了她个人的才情,还蕴含着作词人的才华,才孕育出这一代才女。还有的是,任何一次营销,都离不开故事的包装。一首歌,一个故事。这首歌背后的故事传播着的是一种无奈,但同时也是一种正能量。这首歌叙述的是当年“刘与陈”的爱情故事。这几乎是公开的故事。主人公愿意公开,公众们接受公开,是因为:故事的结局是“爱情纵使美丽,但是我选择离开,是因为我不想去破坏你的生活,希望我爱的人能够过得没被指责,那就是我的爱情观”。这是刘若英对爱情最伟大最励志的让步。到了她今天跟她能够在一起的男人,也是要包容她的心底里永远装着属于她的一个爱情故事的人,能够接纳她为爱痴狂的男人。这又是多少女人的心声啊!
四、平台支持,传媒传播
科技社会,我们谈得最多的一个热词是“平台”,都说,离开了“平台”什么都不是!但是,一个新鲜事物的出现,又有多少人能够接纳呢。《后来》,这首唱了18年的歌曲,一直在娱乐圈中都以正能量自居经典榜首。后来的故事,也是人们的期待与好奇。在19年后的今天,终于看到了一个结局,又是一个正能量的故事:希望我们过得更好!非常简单简朴的一句台词,刻出了每个人心中最痛的记忆。新媒体的年代,微博,微信,头条,网站,电台,电视,热搜......几乎所有的人一开手机或电视机,就会看到对它的报道和宣传,看到的除了主人公的宣传,故事的宣传,还有各种层面人士自媒体发布的简书,美篇的分享美文,这就是“平台”无不在以各种方式传播传递着,不知不觉中让每一个有故事共鸣的人都自愿自发地为这部电影的轰动一时而默默出了力!成功的是大大地减低了制作方的宣传成本,这是一个好的文案,一个好的“平台”才能够带来的连锁反应成效!
五、业态行规,共享共赢
好些影视作品的成功都赢在分享共赢,好些娱乐八卦的狗血都输在信用缺失。每一种业态,都有行规。像影视行业的收益最大的分成是在票房,没有一线接触客户的影院,再好的宣传,也是徒劳;家有家法,行有行规,一样的道理!在出产名师的教培行业,也有它的行业特性。没有一线的招生,再好的老师也没有客户学生;没有魅力十足的老师,也不会有更好的招生商誉。在我们教育培训行业看来,招生策划,传业授课,分享共赢,都是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的。如何去界定彼此间的成果分成,一定要要看阶段性的投入。首战成功,必须依靠机构的最大付出,只有最空前的让利才会使项目成活,这是我的经营经验,这也叫投资方的“不计成本”。这是我认为成功铺垫的最重要的第一步。授课老师在此阶段一定是最大的享受者,甚至有些从无到有的项目需要合作授课老师的技术入股,“零投入,全分享”。项目的运营,需要甲乙方的诚信经营,用心呵护项目的成活成长,一路上志同道合,砥砺前行。几年以后,估计到了项目成熟成形阶段,投资方一定是希望授课老师能够感恩回报的。这时候,需要合作方把前期所得收益再通过分红减少,责任增加的方式,而逐渐投资回到这个项目里来,完成甲乙彼此间的平衡关系。只有责、权、利都端平了的时候,这个项目才能健康发展下去。这是生意场上合情合理的共赢。好些生意人之所以成功的是因为遵守诺言,一切工作有言在先,一切项目有协议约束,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不能缺乏的是甲乙彼此间要遵守的字词间的约定。一纸合同,一份协议,就是投资人与项目组的捆绑,必须要同一个方向发力,才会驶向同一处彼岸。
印象中,我最深刻的失眠,是一整个夜晚,是延续几个晚上的夜晚的失眠,总共有三次。女人的失眠,一般来说,只会是家庭与爱情造成的困扰;而我不是,三次都是因为我用心培养出来的心爱的员工的离职辞职。一路走来同心协力,却在途中分道扬镳,这是我的最痛,比“后来的我们没有了我们”还要剧痛。上司与下属的感情,当融入了用心栽培,会建立在共同进退之上,这跟男女情侣之间的千丝万缕是一样的,要分离时,会有割裂般痛楚。
我们平凡的生活中,无论是情侣之间也好,雇佣之间也好,都有过曾经彼此的共鸣,都有过曾经彼此的同心协力,都是如出一撤。她们双方,因为了解而结合,又由于了解而分手,最后,都成了理由。每个人的后来都很精彩,后来的我们,纵使没有了我们,也彼此活得更加精彩。虽然,这样的祝福,从此成为彼此之间是最伤人的客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