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学习《放弃的艺术》第三天。内容包括:逃避式放弃、对决式放弃、假装式放弃、爆发式放弃、貌合神离式放弃、另一种放弃。
逃避式放弃:逃避式放弃存在于一遇到稍加困难的程度时,马上放弃。这种方式可以是畏难情绪的习惯性放弃,也可以说是本质上的一种自卑的表现,他们通常认为“因不做而放弃”远比“拼命做了还做不好”来得体面,他们会为了捍卫这样的“体面”而选择放弃努力和进一步深究。然,真正的有价值的东西极少是不需要拼命付出的,打怪升级的道理,解锁不了第一关,很遇到第二关的问题,又或者跳着打一些小游戏,很容易发现后面的稍难的游戏无法解锁。曾经有个朋友跟我说他很累,但是问题是我们都顺着自己的放松状态去生活了,不给自己找麻烦了,可能说明我们已经是躺着不动的状态了,早晚被甩了几条街的距离都不清楚。
对决式放弃:对决式放弃可以说是逃避式放弃的衍生,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是看起来似乎更“高级”些。他们喜欢占领道德的制高点。强调自己做不下去的理由,是因为做了这件事,它将会损失在其他方面好的正面效应。比如它会说我不做这件事,是因为我比较顾家,我多数时间都要照顾我的孩子和家庭,如果我继续做这件事,我就无法好好照顾我的孩子。以一种正面的说辞来描绘成不放弃就会与正面效用产生相悖的结果。然后事实是如此吗?又或者一定,完全如此吗?是否为了掩人耳目,欺骗别人,顺便把自己给骗了,故而,不断习惯性放弃,将是导致到不了理想彼岸的原因。
假装式放弃:
1、看不清自己真正想要的。比如:爱人间,说了不理会这个人,他怎么样都跟我没关系,然后一直打听着对方的消息。假装自己放弃了,却一直做着没有放弃的事。
2、作为威胁的筹码:
小孩子对家长说:“你要是晚上不给我玩游戏,我就不睡觉了。” 然而,他真的能不睡觉吗?今天不睡,明天能也不睡吗?这种假装式的放弃并不是真的放弃,而是借此来达到不放弃的目的,确切地说,是博弈。
爆发式放弃:爆发式放弃是一种冲动情绪下做的放弃决定。因为没有清楚地权衡利弊,从客观上使得事件达到利益最大化,仅仅是为了获得一时的畅快而做出的决定,是不理智的,更是在冷静后要承担长时间的沮丧和懊恼。这种爆发式放弃同时也说明了一个人的自控能力低。
貌合神离式放弃:貌合神离式放弃与“假装式放弃”的情况相反。它是做着看似不放弃的动作,实际上早就放弃了,而且还成功地被自己的大脑欺骗了,也就是我们常常看到了人们说把自己都感动了的行为。文中讲到到健身房锻炼的例子,我觉得颇有道理。勤快地往健身房跑,结果只是去冲个澡,相比那些不经常去的,自己显得勤快坚持多了,想着想着自己都信了,于是抱怨根本就没有效果而放弃。本质上,做的事情没有保质保量地完成,溜达一番而已岂能把自己感动了呢?同样也是自欺欺人而已。
另一种放弃:以上的种种方式都不是有利地放弃。而有利放弃的定义不仅仅在于停止对某个目标的追求,而应当同时是开启对另一个项目目标的追求,尽管它可能是模糊的,我们在于获得这个学习过程的技能,更是一种解锁新任务的能力。
今天的分享到此,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