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段话,让自己纠结许久的心绪一下子得到疏解。
“成年人的世界,只筛选,不教育,只选择,不改变。我们要克制自己,去纠正别人的欲望。因为塑造一个人的,不是眼前这一两句忠告,而是过去几十年的生活环境。善良给错了人,会变成一种恶意。道理讲给不懂的人,会变成一种刻薄。健康的关系,大多是筛选出来的,无法解决的问题,其实换个人就能解决。事不强求,人不强留。放下助人情节,尊重他人命运。”
对待身边的亲人,特别是爱人,我们总是忍不住去改变对方,我希望他减肥,希望他戒酒,希望他不熬夜,希望他多陪孩子和家人,我觉得我是在为他好,是为了他的健康,是为了亲子关系,家庭关系更融洽,我觉得自己都是对的,于是我不厌其烦的唠叨,一次又一次的去说教,想要让他快点改变。但他还是他,依然是喝酒吸烟,依然是半夜不回家,依然是不陪孩子,我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任何回报,我暴躁,我愤怒。我内心的这种不满甚至会影响到我对孩子的态度,对周围其他无辜人的身上,让自己变得满身怨气不快乐。
但是正如上面那段话所说,我从一开始想改变他就错了。结婚前他就吸烟喝酒打游戏,我接受不了这些坏习惯,我可以不开始这段关系,我可以重新选择,但我却固执的相信人是可以改变的,我是可以改变他的。从认识到现在,我孜孜不倦的在努力改变他,想把他变成我理想中的对象,不吸烟,不喝酒,顾家,在这个过程中,我屡败屡战,屡战屡败。这个过程我一点也不快乐,他也不快乐。真是一个互相折磨的过程。我觉得我是为他好,他觉得我管太多。我苦口婆心,只感动了我自己,而他依然是他,坚如磐石,岿然不动。
我选择了他,这是我的选择,我应该尊重我的选择,如果我觉得错了,我可以放弃,可以重新选择适合的。如果我做不到重新选择,那就学着理解接纳吧,哪怕无法理解,也不要再去强求改变。放下自己所谓的助人情节,尊重他人的生活方式,尊重他人的命运。每个人的命运都只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管做好自己就好,不必去强求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