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帆书《教育的减法》有感
朱永新教授在《教育的减法》书中倡导“以减法思维践行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对于专注于投资的人来说,投资生活又未尝不是需要幸福完整,而要达到幸福完整,减法思维同样功不可没。
什么是减法思维?来看一个非常重要的例子。甜甜圈早期并不是一个圈,而是类似于糖饼的样子,中间那一块总是扎不透,让众多的家庭主妇大为烦恼,有一个孩子提出,干脆把中间的那一块扣掉,立马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大家现在看到的甜甜圈中间是空的,更容易炸了,而且更好吃了。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减法思维,通过减少某部分来解决复杂的问题。
为什么要讨论投资的减法呢?
首先是投资的减法与我们的生命的意义有关,我们的生命不应该完全被耗费在投资的研究和交易的过程中。我们一遍一遍的阅读各类财经资讯和市场数据,但这些内容对于提升我们的投资目标似乎意义不大。生命的意义在于跟人交往,去运动,交朋友,具备良好的情商,以及有时间去欣赏大自然,每天能够好好地享受“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要让投资者理解对生命意义的追求。
其次,就是缓解个人的焦虑。很多投资者会把期待当做事实,这使得投资者备受折磨。当投资者看到别人的良好业绩,看到新闻上的投资大牛,他就觉得自己也应该那样,完全把对不切实际的期待当做应该达成的事实。
最后,不管遇到什么投资难题,都去增加一个指标、增加一个流程、增加一个检查,这会使得投资者疲于应付,无法保持清醒的减法思维头脑来思考投资。
有时候,我们少做一些事情,对整个系统的效果会更好,而不是在每一个系统出现问题的时候,想尽一切办法为他去添加一些新的规则和步骤。
到底投资生活怎么减?减什么?
第一个减法就是要减少自己的认知失调。投资者应该知道自己对于市场、对于投资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具体来说,知道自己知道什么,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不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这就是个体的元认知能力。越无知的人越自信,因而提升元认知的能力,是提升投资能力的重要途径。用心研读经典投资名著,是改善认知能力的不二法门,学习应该遵循精要主义,所谓精要主义就是“更少,但更好”。
第二个减法就是减少投资中的焦虑情绪。对待投资,有个非常精彩的比喻,叫做“园丁和木匠”,打造家具的木匠每天很累,需要不停的砍、凿,他希望把木头变成他想要的样子,所以他会很累,而园丁则是进行浇灌、施肥,任凭植物在自然的作用下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园丁和木匠的比喻就是让我们知道复杂体系和简单体系的区别。投资是一个复杂体系,需要像园丁一样的对待他,而不是像木匠一样对待他。园丁是需要恬静的心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们要知道,投资是一场马拉松长跑,而不是百米冲刺,看谁坚持跑的时间长谁就赢,这时候你的心态会放松很多。
第三个减法就是减少过大的压力。从脑科学角度来说,过大的压力会导致分泌过多的皮质醇和肾上腺素,会导致人体的海马体受损,进而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驱力。
第四个减法就是减少批评。一个投资的成长是靠亮点指引的,投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失败,汲取经验后,要能快速走出来,而不是陷在喋喋不休的自我批评当中。过度批评只会让你停步不前,而发现自己的亮点,日进一善,才能不断成长。
第五个减法就是减少外界的烦扰。现在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便捷的信息来源,庞杂的市场分析,随便打开一个投资网站,各种信息和说法是纷至沓来,专家的论断,券商的研报,大v的呐喊,这一切都会带来焦虑、带来干扰。我们要的是保持原则,保持心内的宁静,理性的看待是是否否,任他风来雨去,我自蔚然自立。巴菲特数年住在远离华尔街的奥马哈,就是远离喧嚣,减少外界的干扰。
大道至简,少即是多。所以,如果我们能唤醒更多的投资者,去认识到投资减法的必要性,我觉得这篇文章的作用就真正发挥了。
下周将发布《002.投资观念木马快筛》,欢迎感兴趣的朋友届时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