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陕西关中,他们家所处的小村子位于关中平原最南边的一片黄土坡塬上。南依秦岭,北临渭水。祖祖辈辈在片土地上休养生息,开枝散叶。
小明就是从这个黄土气息极浓郁的环境里一天天长起来了。
勤劳、朴实、善良是关中人代代相传的秉性。每有熟人与熟人见了面,不管时候迟早,问候的第一句话总是:你吃了么?这句看似很简单的问候,也不知是从哪一辈忍饥挨饿的老祖宗那里流传下来的。
黄土坡塬上缺水,种庄稼全指靠着老天吃饭,遇着缺雨少雪的年景,只能着急上火、忧心忡忡,两眼巴巴的看着庄稼一天天由绿变黄,由黄变枯的被干旱而死却并无法可想。到了年末岁首、五黄六月的时候只能是大眼瞪小眼的勒紧裤腰带去忍饥挨饿了。
乡邻里又有人多地广,丰年有盈余,荒年心不慌,又子孙出息,在外有经商,有谋政家境好家底足的大户人家,见了那被饥饿困扰的街坊,免不了会看不过而舟济一二…
不过中国人素来有不食“嗟来之食”的铮铮傲骨,所以有的人并不愿接受他的好意…
于是,当时这位时任族长的大户人家家主,就眼珠一转,灵机一动,想出了这么一条族规:从今天起,所有乡亲街坊,左邻右舍,见面打招呼必须问一句,吃饭了没?不然依族规处罚。
而广大的穷乡民们呢,正在为一家大小的口粮发着熬煎,突然接到这样一条通知,真是火冒三丈,气不打一处来,正要去找族长把这事问个明白,却又被家里大大小小劝住:家里都饿的前心贴后背了,还有工夫理会这个,快去想想办法找点粮食吧!于是没办法,只好拎着个破口袋先去那有些收成的远亲戚家里走一趟了。
火急火燎的走了,过了大半天,又垂头丧气的回来,亲戚家里也没粮了,一家大小正坐在家里唉声叹气,无计可施的时候,族长来家里串门了。
进了大门,没人迎接,走到堂屋,当家人正蹲在房檐下用他的铜烟锅抽着旱烟,一口接着一口,烟火明灭中,族长看到的是一脸的愁苦。看到是族长,他不站起来,也不说话,抬头看了一眼,又低下了头,还是闷头抽烟,族长也不说话,转头朝堂屋瞅了一眼,又看了当家人一眼,突然对他说,你吃了没?当家人抬起头,静静的看着族长,看了一会,又狠狠的瞪了族长一眼,低下头去还是不说话,族长见他这样,提高了声音问道,你吃了没?当家人生气了,在地上磕掉烟锅里的烟灰,猛地站起,跺跺脚,大声说:还没有呢!一扭头,一转身,就要进里屋里去。族长却等这句话等了老半天了,一听他说这话,马上说道:没吃,那刚好,我家里现成的,快走,把大人小娃都叫上,吃了我还要让你给我帮个忙哩!一边说一边上前拉他。他站住了,转过身来,对族长说:帮忙?族长说:对对对,帮忙,赶紧走!他说:帮啥忙?族长说:你先过我家去,先吃饭,吃完饭了我给你再说。快快快,把家里人都叫上。说着就抬脚进了里屋,不由分说的把这家人挨个邀请招呼了一遍。出来就又拽着了当家人的胳膊,硬拉着走了。家里人一看这样,也没办法,只好略作收拾,相跟着一块去了。
去到族长家里一看,几乎全村的人都在,大家正围坐在一张张方桌前,吃的是热火朝天,不亦乐乎!方桌上是四菜一汤,都是用大老碗盛着,正腾腾的冒着热气,还有那一笸箩一笸箩又大又白的麦子面馍馍,正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原来,族长又用同样的办法,把村子里的每家每户都请了过来。第二天、第三天…也是如此,只是让大家帮什么忙却一直没提。被大伙逼问的急了,这才流着泪说出了适逢荒年,看到大家伙缺吃少穿,忍饥挨饿,度日如年,不得已才出此下策,希望能帮助乡邻们共度难关的初衷。说道动情处,他更激动了,大声向着乡亲们说:各位乡邻,我们这个村虽然不大,可是从祖辈起,就一直生活在一起了,平日里你来我往,互相帮助,低头不见抬头见,任谁家里有个大事小情,都有人热心的提供帮助,所以一直以来,我们都像亲人一样生活,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这是实话。乡里乡亲,谁还能没有个难处!现在亲人有难,你们说我该不该帮?话说回来,人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甭看乡亲们现在可怜,说不来过几年就有翻过身的,我虽然现在有吃有穿,可也许有一天还会落魄,也会有过得不如大家的时候,我也不想在我忍饥挨饿,沿街讨要到大家门前的那个时候,大伙儿拿白眼瞪我,我希望大伙也像我问候大家一样的问我:你吃了没?
乡亲们都抹起了眼泪,齐声说:不会的,不会的!然后又反应过来,异口同声的对族长说:你吃了没?族长看着大家的表现,高兴的擦着眼泪,连声说:好好好,那就好!
最后,乡亲们在族长的劝说下,各家都从族长家拿到了一份粮食,从而度过了那个荒年。而这个见面打招呼问“你吃了没”的习俗也被一辈辈流传了下来,沿袭至今。
每当在村子里,有乡邻见到了小明,问他“你吃了没”的时候,小明一边忙不迭的答话,一边又禁不住会想起:这句亲切的问候,会不会是从他自己想的这个故事中来的呢?
https://101706260006955.bqy.mo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