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习惯傍晚的时候习惯在阳台看看天空的变化,拍拍照,发发呆。天空像是画家的画布,有时是大片大片的云朵,有时又是纯粹的渐变。乌鸦和小麻雀成群的飞过,奶白色月牙早早就挂在一边。附近是春日小学校,不是双休日的时候,楼下三三俩俩来接孩子放学的聚在一起聊天的妈妈。孩子们在一旁玩耍,快要分别的时候,不厌其烦的反复说着じゃねー、じゃねー,像是山谷里回荡的声音从很遥远的地方传来,孩子稚嫩清脆的声音让人心生愉悦。大多时候天空从碧蓝慢慢晕染淡紫色的光晕,然后紫色和红色美得惊人,最后又变成淡紫色混着蓝色渐渐消失在夜色中。觉得大自然实在是妙不可言百看不厌。
已经没什么社交恐惧症了,和陌生人相处也不会窘迫,还蛮喜欢接触各种人,但大多数时候习惯性的保持友善的距离,无法投入过多的感情也不知道怎样主动。和L讨论过这个问题,她说可能是我曾经在各种感情上用力过度。于是我翻了翻日记,好像真的越来越寡情了,大概真的是物极必反。
最近早起打工,接待的客人大多数都是老人。闲下来的时候看着他们,想象自己有一天也会变老,变得步履蹒跚头发稀缺,几度要哭出来。我们终其一生追求的究竟是什么,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也是一直得不到答案的问题。我很想问问这些年迈的普通老人,他们是否已经知道了答案。
大圣跟我说:“什么外貌衣着都是无用的,你看窦唯现在,才是真正的活明白了。”可是我想窦唯他是活过之后才明白的。而我也不想一开始就活得明白,我想把世人口中无用之物无用之事无用之路都一一体验后再说不。得不到的和得到之后不要了的又怎能相提并论呢。那天发了条状态,底下一个朋友的回复最近总是反反复复出现在我脑海里,特别是我困惑于当下状况的时候。她说,没有白走的路。
我的目标很明确,但不知道自己能否有能力走到那一步,也许就算走不到也没关系。但希望有一天,我能凭借自己的能力生存,并觉得自己过得很好,是自己认为的那种好,不需要再向任何人证明自己,就足够了。等到老了那一天,能有对抗衰老缓解病痛的回忆,能够在咽下最后一口气之前,有底气告诉自己这一生没有白活。
这两年从日记上最直观的变化并不是许多事想明白了,而是现在写着写着就变成鸡汤文了。被许多人误以为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其实我知道,我大多时候写点什么其实是为了理清头绪然后安慰和开导自己,说服自己人活着的每时每刻都有意义。我总不能对自己说,够了,就这样吧。然后自暴自弃。
生活嘛,你说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