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表现:
刷存在感。如:各种方式发朋友圈。标榜自己的与众不同,名字的特立独行,不同的语言体系(两套语言体系的最简单表达)。
每一个时代的青春期都会有类似的语言符号。不管怎样,一定会颠覆自己上一个时代的观念。
如果孩子在哪方面有问题,一定要考虑在哪个阶段出现了问题。比如孩子在一到三年级父母没有陪着孩子写作业,孩子可能就不会养成写作业的良好习惯。
青春期向成年期发展而去,要从长远的角度去考虑。如果出现恋爱现象,要引导而不是打压。比如要教育好女孩,学会保护自己。如果女孩怀孕,妈妈最合适的表现最好不要指责,而是要开导女孩,商讨以后该怎么办。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孩子学会成长,有更强的自控能力。
在看孩子的时候,要学会从青少年自身去考虑。当孩子的身高、体重、力量都反超父母时,会在思想上认为自己变强了。孩子的认知能力也反超父母,乐于独立处理问题。即便是遭受欺凌的孩子,也不愿意告诉父母和老师,而是想采取自己的方法处理。他们会觉得自己可以,想证明自己能够做到,但实际上没有那么强的能力。青春期的孩子耻于承认自己能力不足,会通过行动来表达自己的意愿,而不愿意公开说出来。他们设法让自己更独特,更有异性吸引力。如果想让自己更年轻,可以让自己想办法更有异性吸引力。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征:(13-18岁)
人与人之间拉开差距的时间是在中学和大学。12岁之前是助力模式,12-18岁是练习自力模式,18岁以后是完全自力模式。如果教养的好,上大学之后基本就不用家长操心了。
青春期是生理发育的第二个高峰。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会出现不协调,生理年龄太高,而生理年龄太小,当生理发育不那么快时,心理年龄会跟上生理年龄。
成绩越好的学校老师颜值越高。很奇怪的结论。
青少年会出现性发育与性成熟,有的会早熟,有的会晚熟。现代社会,希望孩子越晚熟越好,说明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去进行大脑的发育,情感的成长等等。青春期晚上一年或半年,他的认知能力都会比同龄人高上一大截。但是农耕社会正好相反。影响的因素一般有两个:贫困和肥胖。如果让孩子感受到了心理的匮乏,得不到满足的东西太多,就会有一种心理的贫困感。但是有些真正物质贫困的家庭会让孩子感觉不到心理的贫困。肥胖从小学就要开始控制,低年级就要控制。但是遗传基因的没办法控制。
脑发育与功能成熟。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要给孩子一个反思的空间,不要一直唠叨,让孩子打理自己的心灵世界。
左右脑的分工: 左逻辑,右文艺。右脑如绘画的技巧,情感的表达。貌似理工科很强的人,文科也是很厉害的,比如工程院的院士,会写一首好诗。所以,不要放弃弱的方面。
青春期性教育:性别,性,性行为。
要在这个阶段之前,保证让孩子知道生理结构,年龄越小越好。正确认识性心理现象,正确引导性取向。要从道德角度来正确看待性的问题。尊重他人的性取向。同性取向的人会有一些基因的基础。尊重,包容,理解。
无疑惑不教育,幼儿园开始教育,同伴教育。让问号早日变成句号。
自我意识与叛逆: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总认识。
青春期会把自己的精神世界包括整个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个星球,一个独立的世界。
独特自我:千万不要让自己的孩子处在上学放学时世界里,要给孩子一段自己的时间,让他有时间去跟同伴交流。在同龄人的世界里,找到独特的自我,彰显自己的存在价值,需要依赖同伴去建立。自己的孩子处于哪一种亚文化的状态,父母要进行关注。孩子的同伴是属于哪种群体,如果是不健康的群体,就要进行引导。
独特性胜过合理性。青春期孩子打架,会显示自己的独特性。
青春期会设想别人关注自己,比如朋友圈的点赞,会让孩子认为别人关注自己,有满足感。比如裤子上的一个泥点,会让孩子非常纠结,认为别人会看到。青春期追星,去模仿明星,是内心的一种反射,假想观众的替代。会出现极端现象,极端积极或者极端消极。
青春期会寻求独立,是一个追求独立的过程,独立于社会,独立于家庭。当精神世界更加丰富时,这种感觉会更加强大。有些高中生的精神世界建设,会让人刮目相看。
同伴的力量会在这个阶段高于父母。 父母不必为此难过。人类的进化一定会在此时指向一个陌生的同伴,并且会愿意为之付出,持久地付出,这就是爱,神奇的爱情。
青春期的叛逆:
如何应对叛逆期?
适当的距离。拉远亲子物理距离和心理距离。当孩子的屋子上锁,父母打不开的时候,父母要适当后退。
对青春期的孩子做的事情,不鼓励,不反对,静静地观望,间接监控。支持孩子,有求必应,无求不应。比如女孩怀孕后,自己偷偷处理的,可以偷偷关注。或者求助妈妈,妈妈一定不要责骂。谈话时一定要问:你觉得呢?你是怎么看的?
家庭讨论会:把自己的理由讲出来,进行讨论,谁决定谁负责。鼓励多读书,哪怕是放在书架上,孩子无聊的时候也许会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