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休病假的这段时间,每天除了静养、看电视,无聊的时候也就是刷刷朋友圈。之前一直在无休止的工作中穿梭,根本没有时间审视自己的内心,跟自己对话一番,更别提关心别家冷暖了。现在静下来仔细体味,发现还是挺有意思的。
有的人确实懂得不少东西,但是在朋友圈总是时不时地晒一些过往或儿时的过人经历。发上来确实增加了不少互动,但是每次都借相同话题发同一事件,是否稍显有生怕别人缺少关注之嫌?绝不是鄙人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我并非是一个爱在朋友圈得瑟吸粉之人,甚至大部分感慨都会避开朋友圈,躲到微博去发。就是突然觉得,现在的人们实在是到了没有人关注就会活不下去的地步。每天工作就够忙了,剩下点零敲碎打的时间,为什么不拿来放松自己,看看电影看看书,做做运动泡泡妞呢?(纯属为了押韵,说文明一点就是找个志同道合的伴侣一起共度余生。)
人生苦短,不说及时行乐,也该尽量把时间花在经营自己人生上面。我想学做菜想学了很久,并非我不会做饭,而是看着《十二道锋味》里可以把菜做的那么精致,实在是达到了人生的另一种境界。所以即使是做菜这样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也是可以深入挖掘出许许多多有趣的东西。我的兴趣爱好广泛,所以经常苦恼于不知道自己到底该做些什么,然后在各种纠结中磨碎了本就稀少的闲暇时间。这其实也是一种病,用我们家方言来说,那就是“磨叽”。用现代术语来说,就是纠结、焦虑兼拖延症。小时候爱唱歌,喜欢各种乐器,初高中时还酷爱写点东西;大学时作为最早一批使用安卓智能手机的,放假时就成天泡在论坛里研究如何刷机重做系统之类的......
这么看下来,我其实还算是一个比较热爱生命的人吧。不过唯一致命的,就是我实在是做什么都没有长性,天生比较懒的性格,导致做什么都没有毅力去坚持,所以说好听一点,就叫做“爱好广泛”,实则无一精进。但也凭借什么都喜欢自己去研究这一点,有了现在这个工作。一个学了多年美声的声乐半吊子专业毕业生,居然跟作曲系的同仁们抢饭吃了。
零零散散说了这么多,就是突然觉得,在这么一个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我们实在是没有太多的时间能让我们去浪费的。也正因为现在我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实在太过便捷,甚至是有些强制性“被通知”,所以我们好像每天不得不去消化过多的看似没有太多必要的信息。这是一个多元化竞争的时代,以前我的兴趣广泛能为我竞争到一个目前还算满意的职位,那就证明这个时代是需要我们掌握多种技能去谋生存、求发展的。我们在微博、简书上都看到了太多的关于时间管理、职业技能提升等提升自我的知识,越看越觉得自己真的离优秀的人们太远了。那我们是否应该从现在起,果断摒弃那些没有营养的信息,让我们利用起所有的零碎时间来提升自己。喜欢做菜的,就去买菜,去厨房实践起来,而不是天天看菜谱;喜欢学钢琴的,觉得普通钢琴太贵,就去买个电钢琴,找个老师来家里教课学起来,而不是过于相信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以为每天看教学视频就能坚持住;喜欢像网上的大神们一样一年能读很多书的,就去加入同城的读书兴趣小组,参加书友会、分享会等等,与牛人多交流就能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越会有动力进一步提高自己,而不是网上抄了一堆推荐书单,买了一堆畅销书回来,结果放在那里慢慢的积灰。
我们不需要艳羡他人的生活圈子。别人在努力的时候,我们看不到;别人晒人生冷暖时,我们也无需为了满足自己的窥私欲而反复体味。我们必须尽早地抓住自身的渴求,让自己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提升了自己,你的人脉就会扩大;到那时你再看看你的朋友圈,无病呻吟的段子会变得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都像你当初下决心努力经营自己一样的人们:他们都无暇顾及发感慨博得众人同情,而彼此都在过着自己的“天上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