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知道《追风筝的人》这本书,是在高中订的报纸上看到它的连载,可是最后也没有看完整,到了大学之后,才将这本书完完整整的看完。
《追风筝的人》作者是卡勒德·胡塞尼,1965年生于阿富汗,后随父亲迁往美国。2006年,因其作品获得巨大的国际影响力,获得联合国人道主义奖,并受邀担任联合国难民署亲善大使。他还创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基金会,为阿富汗的难民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卡勒德·胡塞尼“立志拂去蒙在阿富汗普通民众面孔的尘灰,将背后灵魂的悸动展示给世人。”这本书就讲述了阿富汗阿米尔和哈桑之间的友谊、背叛与救赎。
01— 友谊的破裂
阿米尔和哈桑情同手足,然而,一场风筝比赛后,对于哈桑身上发生的事情,令阿米尔深感自责和痛苦,无奈下,他逼走了哈桑。
而两个人所放的风筝,则象征了他们之间关系的脆弱。
哈桑虽然是一个话不多的男孩,但却对阿米尔极好,他了解阿米尔,他不愿阿米尔难过,他给了阿米尔所有他能给的包容,宽爱。
反看阿米尔,却是一个自私,懦弱的男孩,没有勇气,却又不想忍受心灵上的煎熬,逼走哈桑。
但是哈桑原谅了他。哈桑的一句:为你,千千万万遍。听着让人饱受感动与温暖。
在两个人的友谊中,哈桑一直是主动去维护的那一方。但即便是这样,哈桑还是被迫离开了。哈桑的离开,有无奈、不舍还有痛苦。
哈桑一直视阿米尔为少爷,一直视他和阿米尔之间的关系为友谊。即便经历了背叛,哈桑还是选择了原谅。还是选择救阿米尔。
在哈桑身上,体现的是对友谊的守护。
哈桑与阿米尔的友谊,是不对等的。也许正是这种不对等,造成了一个人拼命去挽留,去守护;而另一个人却满不在乎。
风筝易断,而两个人之间的友谊也是如此脆弱。
爱情需要两个人的共同付出与经营。友谊也是一样的,友谊也需要两个人的共同付出与经营,一个人单方面的付出是不够的,只有两个人的共同付出才会有回报,才会收获友谊。
02— 父亲的情感
父亲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呢?深爱自己的妻子,在外人看来是一个好丈夫;当遇到不公正的事情时,会拔刀相助;自尊心强烈,不需要任何人的怜悯;做事有原则……
父亲坚信:一个不能为自己挺身而出的孩子,长大之后只能是个懦夫。
这样的一个父亲,最后却让阿米尔知道哈桑是自己的弟弟。
阿米尔一直认为父亲不够爱自己,相比较而言,父亲更喜欢哈桑。所以在父亲面前,阿米尔一直在努力做一个能让父亲喜欢的孩子。
到了美国后,阿米尔和父亲之间的感情变得融洽了。或许是身在异国他乡,彼此是身边唯一的亲人;无论怎样,彼此之间都有一条血缘的纽带,无可替代。
父亲在阿米尔的心中一直是处于一个神圣的地位。
但父亲为了他的声誉,他的威名,选择隐藏哈桑是他儿子这件事。
由于不能承认哈桑,所以在父亲的一生中,他都在担心,默默深爱着哈桑;而对于可以承认的阿米尔就略显苛刻。
也许正是由于这样,造成了阿米尔懦弱以及前半生的负罪感。
父亲曾说:“世间只有一种罪行,那就是盗窃……当你说谎,你剥夺了某人得知真相的权力。”对于阿米尔来说,父亲偷走了他得知他有兄弟的权力;对于哈桑来说,父亲偷走了他的身份、他的荣誉;对于父亲自己来说,他偷走了自己的荣誉,自己的尊严。
父亲与阿米尔都背叛了愿意为他们付出生命的人。阿米尔背叛了哈桑,而父亲背叛了阿里。
但无论怎样,父亲自始至终都是深爱哈桑的,只不过父亲对于哈桑的爱是隐晦的。而阿里和哈桑之间的父子关系也体现了没有血脉的温暖亲情。无论什么宗教信仰、无论什么民族的人,他们的爱都是无私和伟大的。
03— 自我的救赎
拉辛汗告诉阿米尔: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拉辛汗唤阿米尔回到阿富汗,不只是为了洗涮阿米尔的罪行,还有父亲的罪行。
然而赎罪并不必然等同于幸福。
当阿米尔再次让索拉博住进孤儿院时,索拉博的无助,阿米尔却没有看见,索拉博的自杀,是由阿米尔直接造成的。阿米尔给了索拉博希望,却又将希望的火苗生生掐灭。
还好,最后索拉博选择原谅;还好,最后阿米尔没有放弃。
阿米尔成功地救赎。救赎了他自己,也救赎了他父亲。
文中有一处场景是:阿米尔去寻找索拉博,在搭车的人家留宿时,他本以为孩子是喜欢他的手表,殊不知孩子看着的是他手里的那碗汤……
他表现了阿富汗人民生活的艰苦,但也从另一方面表现了阿富汗人民的善良淳朴的品质。
对于这部小说,我只能感受到阿米尔与哈桑之间令人叹息的友谊,还有对阿富汗生活艰苦的痛心。
其实这部小说还有人与国家的脆弱关系,对阿富汗人与阿富汗文化的悲悯描绘。但现在的我还读不出来这么多,希望当我再次阅读的时候,能够更加清晰的描绘出来。
最后用一句书中很喜欢的话作为结尾:时间很贪婪——有时候,它会独自吞噬所有的细节。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