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家乡外出工作或打工的人员,每到年前都要回乡祭祖(以前是大年30这天,现在这一天都是大家团圆的日子,比较远的就在提前几天都可以),到历代祖先的坟上,烧香祭拜祖先,亲自请他们回家过年。
我家上一辈的弟兄有五个,下一辈都是两个子女,聚在一起的话有四十多人,但是每年都不容易聚齐,许多在外省的就很难回来,但是有两个兄弟一直比较重视祭祀祖先,不管在哪个省打工都要回家过年团聚。特别是大哥今年在外省,没有回家,也让两个孙女儿回家代祭。我们大家一时感叹,我们这一代人已经老了,想到前些年我每年都要去照一张相,最早的一张照片我们翻出来看,我还在读书,其中有一个侄儿子,当时还抱在手中,现在他的儿子已经上学读书了。大哥那时也还年轻,现在孙女已经读初中了。
再看看老一辈的,最近的赵家辈份有八个“正心修德,汝其必昌”,最高是“正字”辈的,全队也只剩下一个“正”字辈老人了,已经过了90多,最小的“其”字辈也长大成人了。我们这个大家今年是五世同堂上山祭祖。大妈年近80,还跟我们一起爬了两个多小时的山,山路崎岖难走,有的地方根本没有路,有路的地方也是杂草丛生。历代祖先的坟分布在几座大山之上,根据家谱的记载,我们每年上坟的祖先可以上溯到第十代,他们最初从外地来到观音寺湾这里,墓碑上还依稀可见道光13年几个小字。最初几个祖先中,许多的坟墓都是有墓碑的。文革时期平坟造田,但是当有人要平几个祖先的坟的时候。当场就有两个人因进入古墓中而晕过去,当晚就一死一病,还有一个人是队长的儿子,在准备撬开祖先墓碑顶的时候头部重伤,一时间人心惶惶,公社干部据大家的意愿,同意只平坟,不倒碑。几个祖先的墓碑才一直保留到现在。每年我们一上坟到这个地方,老年人都要再讲一遍这个故事,这座山也被我们叫做老坟山,是附近几个队的人集中埋葬祖先的地方,站在那里阴森森的,我们小时候都不敢独自到那里去放牛。现在一般的家庭都不祭奠这么远的原始祖先了,只有我们少数几大家人,每年都要爬上山顶去祭奠他们。
我们一大家人一路十多个人背着香蜡纸钱等物,披荆斩棘,走在依稀可见的路上,花两个多小时才把所有的祖坟上完。一路上又见到许多新增的倒塌房屋,一问才是这些人在城里安了家多年都没有回来,年久失修,无暇顾及。我们那里是山区,交通不方便,许多人都在城里买了房子安了家,除了祭祖回家一趟,平时很少回家,近年疫情紧大家多年更加难得回家一下,有的甚至连老年人去世过后都葬到了外地,多年以后不知还有多少人能够回家祭祖了。那是他们的,他乡也是他的故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