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侠-于谦

明正统十四年,蒙古瓦刺部入侵,明英宗因为听信宦官王振谗言,率数十万大军亲征,结果大败于土木堡,英宗本人被生擒。一个月后,瓦刺部首领也先率军挟持英宗至北京城下,要求明朝献城投降。


在此危险时刻,朝廷人心惶惶,议论迁都南京之时,时任兵部侍郎的于谦挺身而出,“言南迁者,可斩也”,一锤定音,并在他的力荐之下,由英宗的弟弟朱祁钰继位,稳定了人心和朝局。


而后,在于谦的指挥之下,明朝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于谦也一战成名,名留青史。


然而可惜的是,这样一个民族英雄,却因为小人的妒忌,在夺门之变以后,被徐有贞等奸邪之徒恶意中伤。重新复位的英宗以莫须有的罪名冤杀于谦,其家人被发配边疆。


忠臣的下场,令人唏嘘,不禁令人想起当年的岳飞。


除了其经天纬地之功,于谦的为官做人也十分令人钦佩,尤其体现在清廉刚正方面。


在济南铁炫祠门口有一幅对联,上书“功让王文成,河山再造; 祠比于忠肃,湖水双清”,这是赞扬铁炫的功绩,也从侧面突出在当时人认为于谦的清廉如同湖水一般。


北京保卫战后,于谦被升为兵部尚书,作为一个二品大员,于谦却能够保持俭约,始终住在一个仅能遮风挡雨的破房子里。


景泰帝知道以后,在西华门给于谦赐予了一座宅第,但于谦却认为正值国家多难之时,他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安危,多次推辞,最后才不得已接受。


于谦被冤杀以后,英宗曾抄人去抄家,却发现于谦家无余财,唯独正室有一个箱子被牢牢锁住,原以为是什么宝物,打开一看却是皇帝赐予的蟒衣和尚方宝剑。


讽刺的是,于谦死后接替兵部尚书的陈汝言,上任不到一年,就因为贪污被弹劾下狱,赃物达数万之众,这让英宗大为感慨:“于谦被遇景泰朝,死无余资。汝言抑何多也!”前后两任兵部尚书一对比,更突出于谦之清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明正统十四年,蒙古瓦刺部入侵,明英宗因为听信宦官王振谗言,率数十万大军亲征,结果大败于土木堡,英宗本人被生擒。一个...
    涯读涯史阅读 3,496评论 0 0
  • 你问风为什么托着候鸟飞翔却又吹的让他慌张你问雨为什么滋养万物生长却也湿透他的衣裳你问他为什么亲吻他的伤疤却又不能带...
    岳念简阅读 4,444评论 0 2
  • 人的一生,平安最好。 钱多钱少,够花就好。 房子大小,够住就好。 贫穷富贵,快乐就好。 朋友多少,知心重要。 父母...
    梦想成真_081a阅读 4,836评论 17 28
  • 未来可期 岁月可期 唯有人情再难可期
    习惯不习惯的习惯_7a89阅读 1,774评论 0 6
  • 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像朵永远不凋零的花。 想到做梦,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高考结束时候的那场梦,当年我们...
    solarxue阅读 4,29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