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中医学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而当下养生最好的方法莫过于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所有压抑了的不被看到的情绪,丢在了自己的潜意识里,留给了自己,都会通过智慧的身体一一表达……
一,了情绪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有由认知,感受,身体感觉和行为组成。
认知是对态度对象内在预期的某种想法,评判,观点,或信念。
感受,就是自己对某个人,某件事产生感觉。 例如:愤怒,生气,焦虑,恐惧,悲伤,高兴快乐等等,就是我们情绪的一种状态。
身体感觉:伴随感受自然而然的发生,不受控制的一种生理反应。例如:眉头紧皱,焦虑的眼神,身体的僵紧,呼吸的急促。胸口的淤堵等等。
行为:当自己对事物有了合理的认知后,自己的感受和身体的感觉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自然驱动自己的行为也发生改变。
首先要能够看到自己的感受,也就是情绪。明白感受没有对与错,也没有应该与不应该,感受是真实的,身体是诚实的,心也是诚实的,我们要对这份感受表示尊重和接纳。唯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看到情绪背后的模式究竟是什么?才能调整自己的认知。
二,七种基本情绪(悲伤,愤怒,惊讶,恐惧,厌恶,轻蔑,快乐。
只有认清自己的情绪,究竟属于哪一种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懂得别人,与他人更好的沟通。
很多时候我们的情绪敏感度很低,很可能从儿时成长到大的过程中,不允许被表达,将自己的情绪一直深埋在心底,更多的关爱别人的感受,而忽略了自己的感受,慢慢的自己的心也变得麻木了,忘记了正真关爱的人是自己。更多时候自己低频能量的情绪会引发语言和行为的偏差,关系中的冲突,当自己知道要的是幸福时,才学习会面对情绪,接纳情绪和管理情绪。明白学习本身就是自己认知,情绪,意志协同的过程。只有当自我有强烈的意愿,对发展变化中的事物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才能让自己的情绪趋于平稳。
三,情绪与身体的关系。
当自己了解到自己感受就是自己的情绪时,也就知道自己能量频率。不管是压抑了情绪,还是释放了的情绪,在我们的体内留下了痕迹。正如中医所说,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当自己带着恐惧,紧张,焦虑,传递给自己身体就是一种负担,是一种压力,甚至是经络的瘀堵,身体不放松的状态,对身体是极大的伤害,而稳定的情绪带给身体是全然的放松。所以,唯有关照自己情绪,对自己的行为,想法,念头,有了觉知,不断的改善自己,增强觉知力,稳定情绪。最终为自己种下喜悦生活的因,即便自己的物质生活并不富有,但自己依然可以给到自己和别人灿烂的笑容,良言善语的赞美,温暖的眼神,还自己一个幸福的心境。
说到自己的身体不适,我的胃在一年半前开始感觉不舒服,去医院检查轻度胃炎,饭后打嗝,气不下行。我一直认为自己很关照自己的身体,不吃辛辣,不喝冷饮品,早中晚正常就餐,从不饥一顿,饱一顿,为什么还得了胃病呢?吃了两个多月的中草药没有任何好转。当我学了情绪之后,才知道自己将堆积的小气转化为委屈存在了心里,最终导致了肝气不舒,脾胃不和。通过我这一年多的对胃部自我疗愈和学会了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情绪,不对抗,给到自己无限的允许,和情绪和谐共处,经常和自己对话,拥抱自己,我的胃现在基本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