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个月,我家小七老是会问一些关于死亡的问题。
会问:“妈妈会死吗?”
“会的,人都会死的。”
“妈妈死了,那谁会是我的妈妈?”
“还是我呀”
“妈妈死了,会去哪里呢?”
“人死了,会变成星星。”
……
反正什么都问,问了我就顺着回答。
不知道是不是对死亡莫名的恐惧,所以最近特别粘我,老是害怕我会突然不见了或者离家出走。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有这样一个特别的年龄段,会问一些和“死”相关的问题,关于死亡,孩子们有着同样的困扰和恐惧。
作为家长,我们要如何回答才能让孩子理解死亡的含义,同时又放下内心的恐惧和担忧呢!
这是家长必须面对的大事情。
曾经有一个男孩问妈妈,人死了是什么感觉?妈妈告诉他人死了就像睡着了一样。后来有好长一段时间,这个小男孩变得不敢睡觉,人也变得焦虑又恐惧。
所以孩子问的时候,家长的回答变得至关重要。
现在当孩子再问我会不会死时,我就会耐心又郑重地告诉她:每一个人都会死,但是你不要害怕,家人会陪你很久很久,直到你长大了,结婚了,生了宝宝,长到像妈妈一样大的时候,我才会死。我们会一直在一起的。
中国人因为对“死”的忌讳,大家都不愿意主动触及这个话题。面对孩子的提问,有的家长避而不谈,或者直接敷衍,等你长大就懂了!这些都不是好的策略,唯有让孩子知道死亡是怎么一回事,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死亡教育。
我们要让孩子知道,死亡并不可怕,生老病死是自然界的规律,对于离去的人,记得和思念是对他们最好的尊重。
我们可以代孩子从身边的小动物身上来面对和感受死亡。
现在好多家庭都会养些小宠物,我们幼儿园里也养了两只兔子,一大一小每天户外活动时小朋友们都会跑去看它们,喂它们水喝,喂它们吃青菜和萝卜。大点的兔子长得圆圆滚滚的,小的有点瘦,都特别可爱。
可是有一天早上,发现笼子里小的兔子不见了,问保安叔叔才知道原来是小兔子的腿折了,夜里不知怎么就死了。
正好借此机会给大班的小朋友上了一堂死亡教育课,告诉他们,兔兔会死,花鸟鱼虫也都会经历死亡的过程,人也是一样。
我专门去请保安叔叔帮忙,和几个小朋友一起在墙角里挖了一个坑,把小兔子埋了。
回教室后把以前录的一些喂兔子视频给小朋友们看,让小朋友感受一下怀念的滋味。
如果遇到小动物死去的情况,正好我们可以利用动植物的死亡告诉孩子,生老病死是一切生物的自然规律,我们改变不了,但是我们可以在它们活着的时候好好照顾它们,爱它们。
小朋友们都很爱听故事,我们可以通过绘本故事和孩子一起了解死亡。
比如《汤姆的外公去世了》,这是《小兔汤姆》系列绘本中的一本。
很多时候孩子们并不能理解死亡真正意味着什么,就像故事里的汤姆。
当他看到妈妈得到外公去世的消息流泪不止的时候,他不明白妈妈为什么要哭,但是他知道这应该是件悲伤的事,不然妈妈不会哭得这么伤心,以至于他也跟着心情烦躁。当他看到外公躺在那里,他觉得外公更像是在睡一个沉沉的觉,也许外公醒来又可以做他爱吃的蛋糕。
然而当他在花园看到外公的手推车时,他很悲伤,因为他再也不能和外公一起打扫落叶了。
这个时候,他依稀理解了死亡意味着什么。
死亡意味着长久的离去,意味着那个人再也不会参与进你的生活。
只有这个时候,孩子才会真切地体会到悲伤。
所以,对于孩子来说,能真切地感受到亲朋离去以及带给他们的改变,便胜过千言万语。
可能孩子们并不能理解故事真正的意义,但是在她认真倾听的那一刻,探索生命的小小的种子已经种下了。
这颗种子会静静地伴随着他们长大,终有一天会生根、发芽,自己去探索生命的奥秘。
如果有机会的话,家长可以带领孩子去参加一些故去亲人的送别仪式,在仪式中体验离别。让孩子真实的去理解死亡的含义。
现在有些地方也开展了一些体验死亡的活动,可以让人通过几分钟的体验,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有一种新的认知。
有一次,我班里一个小男生因为爷爷生病请假回老家了,等他回来问他爷爷怎么样了,他说,爷爷去地里睡觉了!
看他认真回答的样子我心里一阵伤感,生命的失去每天都在自然而然的发生着。
生命就是一场轮回,有开始就有结束,谁都无法避免。只有正确的认识死亡,才能换起对生命的尊重。只有真正懂得了死亡的意义,才会更好地敬畏生命,珍惜当下,快乐过好每一天。
愿我们每个人每一天都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