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说曾国藩家训精华

之前几乎没有读过历史类的书籍,对于曾国藩也只是听说过,只知道他是个很厉害的历史人物,只听说过他的“结硬寨,打呆仗”,直到读了《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精华》,才知道原来曾国藩是个很接地气的人,他不是那种生来就天资聪明的人,也不是一开始就拥有大智慧,相反,小时候他是个笨小孩,而且他和我们每个普通人一样,也有一段自我成长之路。


这本书的作者——郦波老师,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我们经常在电视里看到他。郦波老师是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教授,他担任过很多电视节目的嘉宾,比如《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热门电视节目,并在2011年的《百家讲坛》主讲《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这本书就是在这个节目的基础上整理而成,可以说是之前节目的精华版。


郦波老师的文字非常的幽默有趣,一点也没有学者的学究气。郦波老师通过一个个的故事给我们讲解曾国藩在个人成长、教育孩子、治家、识人、用人、做人、领导力等方面的智慧,读起来很轻松,但同时又很有收获。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曾国藩的个人成长之路。


笨小孩和小气的男人

曾国藩老家在湖南湘乡,十四岁那年冬天的一个晚上,曾国藩正在屋里背书,一个贼在他家的屋顶上等着他背完书去睡觉了就下来偷东西。可是曾国藩背来背去,一篇不怎么长的文章怎么也背不会,贼等呀等,等的自己都背会了这笨小孩还没背会,最后气的贼跳下来夺走曾国藩的书扔在地上骂他太笨。


除了笨,曾国藩也很小心眼,心胸不怎么宽广。十九岁的时候曾国藩的爹把他送到他爹朋友那里去读书,结果这老师也嫌他笨。有一次老师气上心头,骂他是天生的蠢货,说如果以后他会有出息就给他背伞!没想到后来曾国藩真的出息了,参加科举考试考中了举人。


曾国藩去谢师,虽是大晴天,但他特意带了把伞,走的时候又故意忘记拿伞,现在曾国藩出息了这老师赶紧回去帮他拿。老师出来把伞交给曾国藩的时候,他对老师说“谢谢老师给我背伞啊”。




曾国藩不光“记仇”,他对自己也很小心眼,曾经自杀过。


太平天国时期,曾国藩带领他的湘军去攻打太平军占领的湖南重镇湘潭,半路上有人给他出主意说湘潭附近的靖港人少,可以进攻湘潭的同时去偷袭下靖港。于是,曾国藩把主力军交给大将塔齐布去攻打湘潭,自己去偷袭靖港。谁知道这是个圈套,靖港一战曾国藩大败。


初出茅庐的曾国藩受不了这打击,不吭一声就跳水里了,手下的人赶紧把他从水里捞上来,当时的人回忆说“文正衣湿衣,蓬首跣足,劝之食,不食。”就是说曾国藩被救上来后,衣服湿透了,头上还有水草,劝他吃饭还不吃。


看来年轻时的曾国藩气量也真不行,不像是能干大事的人。




可梁启超却这样评价曾国藩:“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唯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有史以来没见过这样的伟大人物,全世界也没见过这样的大人物。


毛泽东也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在近代的历史人物里面,毛泽东只佩服曾国藩。


蒋介石也视曾国藩为榜样:“自立立人,自达达人,足为我辈楷模。”


为什么出身农民世家的一个笨小孩,一个心胸不怎么宽广的男人会成长为一代名臣,会成为后人非常崇拜的历史人物?我们一起来看曾国藩是如何华丽转身的。


华丽转身

无一日不读书

曾国藩爱读书习惯的养成要从曾国藩的爷爷曾星冈的改变开始说起。


曾爷爷年轻时游手好闲,因为没有文化被人耻笑,于是他开始发愤图强,名声开始有所好转。为了彻底改变曾家的命运,他制定了一个家训纲领—— 耕读传家。




所谓“耕读”就是种地和读书两不误,种地是为了有饭吃,读书是为了逆转家族命运。


从此曾家世代爱好读书学习的优良传统开始生根发芽,曾爷爷先培养曾爸爸,曾爸爸没考上官又开始培养曾国藩。


曾国藩虽然不聪明,但从小家里管教严,于是从小就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就像爱读书的董卿每天再累再忙也要在睡前阅读一小时,曾国藩也是无一日不读书,即使打仗时还随身带书,他太勤奋读书了,以至于老的时候把左眼都看瞎了。


细细研读经典

曾国藩不光每天读书,还每天仔研读经典,比如“二十三史”(也说是“二十四史”),二十四史是由不同的历史学家和学者撰写的史书,记录中国历朝历代发生的事情,比如《史记》、《汉书》、《三国志》、《南齐书》、《宋史》、《明史》等等。


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就是因为这些书里的智慧都是前人们经过实践检验过有效,是非常值得后人去学习和实践的。


所以读经典就一定要精读,曾国藩读史书不贪多,他每天只读十来页,并且边读边写读书笔记。他说“略作札记,以志所得,以著所疑”。也就是说在读书的时候有什么心得体会,有什么疑惑都要记下来。


就这样他花了两年时间把“二十三史”彻底通读完。


一书不尽,不读新书

曾国藩认为,一本书没有读完、读懂、读透,就不要急着去看其他书。这还是在强调要精读,一遍读不懂就读两遍,直到把一本书完全弄懂,这不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费曼读书法”吗?学习和读书的时候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从第一页开始重新读,再遇到不懂的,再回到第一页,直到把一本书读完。当然这种方法主要适合阅读经典的,专业的书籍。




曾国藩对儿子说“凡读书,不必苦求强记。只须从容涵泳,今日看几篇,明日看几篇,久久自然有益。”可见曾国藩是很享受读书的,没有功利性,不贪多,也不求死记住书中的内容,强调每天都要读一点,时间长了自然能获得读书的好处。


所以曾国藩在家信中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欲求变之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这也就是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坚定的信仰,明确的价值观

在诵读经典中,曾国藩确立了“修齐治平”的人生理想和“仁爱忠恕”的道德规范。


所谓“修齐治平”,就是修身——提高自己、齐家——管好家庭、治国——治理好国家、平天下——使百姓安居乐业。 身修才能家齐,家齐才能国治,国治才能天下平。所以修身是一切人生理想的起点,而治国和平天下重于个人的修身和齐家。


所谓“忠恕”,就是用对待自己的方式去对待他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有所作为,也要全力以赴帮助别人有所作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不想要的也不要施加给别人。


这些就是曾国藩做人的信仰和做事的价值观,他一生都在要求自己做到“穷”、“勤”、“谦”、“和”、“敬”、“诚”、“恒”、“忠”等人生信条。


一个汉人在满人的地盘当官,正是这些坚定的信仰和明确的价值观,使得他能够在复杂的官场中始终能够明哲保身,出淤泥而不染,坦然做事,只要符合自己的信仰不管别人怎么说,最后成为一个幕僚满天下,对后人有深远影响的历史人物。




强大的自我教育能力——反思

写反思日记

虽然曾国藩小时候笨,年轻时也有很多一般人会有的毛病,但他有强大的自我教育能力,也就是反思能力,这使得他能够看到他身上的各种问题,给自己提出各种要求,不断地提升和修正自己。


“三节”与“三戒 ”


年轻时的曾国藩也是普通青年一枚,普通人身上的问题他都有。曾国藩在翰林院当官的时候把他爸从湖南老家接到北京,让他老人家也享享福,没想到他爸住了没多久就非要回家。


回家后曾爸爸给曾国藩写了一封信,给了他三个忠告: 节欲、节劳、节饮食。


节欲,这一点很好理解,年轻人聚在一起喜欢看美女聊美女,朋友娶了漂亮小妾还跑到人家家里“参观”,还说一些轻浮的话。曾爸爸告诫儿子不要把心思都用在这种“歪”事情上。


节劳,节饮食,年轻时的曾国藩天天和朋友聚在一起吃喝玩乐,喜欢凑热闹,菜市口有人要砍头也去看。曾爸爸这是告诫儿子不要不务正业,要记得自己的理想,要节约自己的注意力。




曾国藩读完爸爸的信后痛定思痛,深刻地反省了自己,不仅听从爸爸的话还掉了这些不良习惯和嗜好,还给自己定下了“三戒”: 戒多言、戒怒、戒忮求。


戒多言,言多必失,少说多听。


戒怒,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戒心浮气躁。


戒忮求,是戒嫉妒和贪,这还是要心态平和。


总得来说,三节和三戒都是为了改掉曾国藩身上的浮躁,不脚踏实地的毛病。


曾子在《论语》中说“吾日三省吾身”,曾国藩不仅做到了每日三省,并且还通过写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曾国藩从29岁开始写日记,直到临终的前一天还在写,他一生写的日记和家信累计有上百万字,这些日记和书信内容就是曾国藩自我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心得体会。


曾国藩对自己非常的坦诚,他敢于面对自己所犯的所有错误,并且不怕丢人,他把这些错误和反思告诉孩子和弟弟们,教育他们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为了让自己的反思更有效,曾国藩还学会了静坐,也就是我们说的冥想。自从知道了静坐这个方法,曾国藩每天都要静坐,果然整个人没有那么浮躁了。后来,在攻打太平天国的关键时期还是每天静坐两个小时帮助他改善了身体和精神状态,最后指挥湘军打败了太平军。


“恒”与“日课十二条”

曾国藩受他爸爸影响,十七岁的时候学会吸烟,成为了一个标准的“瘾君子”。二十一二岁的时候被一个老师教训了一番,开始想要戒烟,这一戒就戒了十年,反反复复,尝试了很多种方法都没戒掉,比如在朋友面前表态再也不抽烟,比如当众砸掉自己的烟壶。


后来曾国藩不再搞这些给别人看的形式主义,自己一个人默默地砸掉新买的烟具,烧掉珍藏的烟叶,然后坐下来写了一篇东西,这篇东西就是“日课十二条”,也就是曾国藩为自己立下的每日要做到的十二条军规。


我们一起看看这十二条军规都是什么:


一、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不沾恋;


四、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


五、读史:念二十三史,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六、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七、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八、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


九、日知其所无: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


十、月无忘其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的多寡,养气之盛否;


十一、作字:饭后写字半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课程。凡事不待明日,取积愈难清。


十二、夜不出门:临功疲神,切戒切戒。


这十二条军规也就是曾国藩修身养性的“秘籍”,修身之道就是每天早睡早起,吃喝玩乐都要有节制,每天都要学点新东西,每月都要复习学过的知识,每日读经典十页,读必记录思考,每天练字;养性之道就是每天静坐,每天保持心无杂念,谨慎说话。


要写下这日课十二条并不难,相信我们每个人也或多或少都给自己定过类似的要求,甚至会比这更多,最难的是曾国藩写下这日课十二条后能秉承一个“恒”字,终其余生地践行。


我想,这就是我们和曾国藩最大的差距,“说到”与“做到”,“做到”与“终其一生地做到”。


从一个农家孩子到一代名臣,曾国藩身上有太多值得我们后人学习的智慧,在个人成长方面我们要学习的首先是要每日读书,并且要读经典,不求多,但要读透读精,然后是要有自己的信仰,这个信仰是自己这一生做人做事的目标和标尺,最后但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敢于直面自己的一切错误和缺点,勇于反思,通过反思不断地提高和修正自己,并且用一个“恒”字要求自己能够做到终身反思,终身成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332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508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812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607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728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919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71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802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56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76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712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89评论 4 33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032评论 3 31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9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26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73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606评论 2 35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