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新片子,据说是海清0片酬出演,居中只有她是专业演员。
这部电影有点探索人生与生命到底为了什么的意味!小说编剧们有借助一个异常人类的眼光看这个时间的意图,比如《阿甘正传》中的阿甘就是典型的人,他易于常人之处不是优于常人,而是弱于常人,反而生活回馈给他的似乎又比常人多。生活中一根筋的人,傻傻的人,愚钝的人似乎并没有获得多少实际的生活优势。《丰乳肥臀》中的那个唯一的上官金童是个十足的傻子,他看到的世界有谁当真呢?还有贾平凹《秦腔》里面的那个引生,剧中他是个疯子,可是看他真的疯吗?比起形形色色清风街上的人民,他也好像没有那么疯。那么为何编剧导演们却有愿意把这些人写的让人敬佩和感叹呢?是为了再不得罪这些异常人类的情况下而获得正常人类的追捧吗?还是讽刺我们正常人还不如这些疯子,傻子更能认知生命生活的本质。
这部剧中,一边是马有铁在深情之路上走的深沉久远。一边是周边冷漠的人在贪婪之路上也走的太偏远!两个底层人物的生活与爱情故事。所谓底层人物一般都是有缺陷的人物,残疾,智障,愚钝才会逐渐被社会淘汰而逐渐沉入底层的。编剧把这种底层人物的爱情“编”出来给我们看到底是为了什么?想告诫我们这些生活在穷困窘迫状态下的人是如何诠释生活与爱情的?我从小在农村长大,我可知道哪些底层人家的生活可没有那么浪漫。他们有身体的缺陷,更有思想上的龌蹉。自私其实比常人更胜一筹。生活对自己不好,谁还有心情好好面对生活。
但是剧中的马有铁只在贵英插麦子上车哪一段中表现出有一丝丝嫌弃的意思,况且还是极短的时间,而大多数时间表现出来的还是对妻子的体贴,照顾,关心。按照世俗观点,这个女人既不能为这个家增添什么实质的劳动力,也不能为男主带来子孙绵延,哪到底还有什么价值呢?我想只有一个答案,无论穷人和富人都有一种被需要的和被依靠的情结。哪怕是社会最底层的马有铁,他自己都三餐难保,但是他依然义无反顾将自己碗中不多的馍馍分给贵英,也将生活重担但在自己身上,他需要的就是一个人,一个能陪着他,看着他劳动,参与他生活的伴。
还有一个就是,周边人的贪婪。一边是真实的吸血鬼,定期要来抽取马有铁的血,还不给什么报酬,似乎吃透了男主的善良,或者是对吮吸别人的血麻木,占便宜是他们的天性,无论是买衣服,收粮食,还租地租金的过程中都一览无余。还有一边是哥哥老三的家人,更是经济上的吸血鬼,最后不光国家给弟弟的农村辅助贫困户房落入他的口袋,连马有铁呕心沥血自建的土坯房被拆了的补偿款也落入他们的口袋。榨干了最后一滴血。
这种电影肯定都是悲剧结尾,美满大结局是童话不是生活,而生活的确如此。那么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现在唯一能解释的就是生活的意义就在过程,就是现在的每一年,每一天,每一秒,不管是甜还是苦,是穷还是富,重要的是活着。这和佛的精神完全相反,佛讲“离苦得乐”,它有终极人生目标,就是要将自己或别人渡到彼岸去,他此生所有的苦都是为了换取来世的乐。所以劝说我们忍受人间的苦。
如何选择,取决于自己的认知力吧,把一切交给一种规则,我们只是按照这个规则活,无需想太多,我认为过程就是一切。也可以来世就是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