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以梨打破头喻
这则故事使人明白,修行中要更加明了事物表面与本质之间的关系。人要忍受苦固然是佛教教义,但不能无原则的逆来顺受,那不但不是真正意义的“忍”,反而是“愚”,且助长了施恶方,混淆了慧、戒。
故事后半段更深层次地阐明修行不能流于表面形式,要扎根于根本,来源于根本,否则会背道而驰。
4、妇诈称死喻
凡事不能违背常理。心怀叵测,加害于人,终将自作自受,受到惩罚。另,故事结尾部分对丈夫的讽喻让人唏嘘,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他不懂得接受事物的变化,故步自封,一意孤行,因此始终沉浸在痛苦之中,也错失了重拾昔日美好生活的机会。所以在修行中要始终保持明心明目,以开放的心态勇于接受事物的正确变化,在推陈出新中不断提升。
5、渴见水喻
这则故事里的愚人愚的不可理喻,也隐喻那些“以善小而不为”之人的愚蠢和浅薄。修行要有全局观,不能偏执于一点,也不能以偏概全,要踏踏实实地循序渐进,才能在现实中知进退,获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