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百家号写作的这六个月时间里,经历了什么?

在申请百家号之前,一直有个想法就是在互联网的时代,我可以在任何地方,只要有网络,就可以发表我的观点,最开始的时候在其他平台申请了一个账号开始写作。

后来得知百度也有个这样的平台叫百家号,于是就决定申请一个试一试。终于在17年3月28日收到了审核通过的消息,当时很开心,因为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成功申请到的。

其实在申请百家号之前我就在其他平台已经运营过一段时间,而且获得了原创标志,我想这也是申请成功的重要原因。我也在各个自媒体平台申请账号,因为一开始我并不知道哪个平台适合我,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会相应的淘汰一些平台。

在我运营百家号期间,我见证了百家号的为方便创作者做了很多的改善,其中几个改善可以说给创作者来说确实很重要,也非常实用。比如8月10号上线的为文章添加百度百科词条功能,这个是其他平台不具备的,在方便创作者丰富自己的文章的同时也让读者可以更好的文章内容。

在8月28日上线的写作指导功能,给创作者在写作的时候进行了全方位的指导,会从百科目录、正版图片、百度指数、相关推荐4个维度给创作者作为创作参考。

而且还有很温馨的功能:错别字纠正、双标题。这一切的升级都是为了让作者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让优质的内容可以让更多的人看见。

包括为了方便创作者管理后台,专门打造了百家号客户端,更方便的管理自己的后台。

之前看到很多人做自媒体实现了月入一万的目标,当时的我听了很激动,想象着有一天我自己也可以实现月入一万的目标,于是我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前进,一有时间我就写作进行更新。

但是后来发现,现实和梦想有很大的差距,大家可以看一下我下面的截图,最近一个月的收入是2.87元,相比那些一天就收入几百的差距巨大。

有时候想放弃,但又想想,我做这个事情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靠平台的广告补助吗?当然不是,因为如果想要获得高点击量的,我完全可以选择娱乐类的进行发布,因为很多人打开这些平台就想娱乐一下,喜欢看一些搞笑视频或者娱乐新闻。

而我选择的是职场教育领域,我最终想打造个人品牌,在这个领域成为意见领袖,所以不看当前收益,我会一直坚持原创下去。当然百家号在这方面也在不断努力。

在7月17日启动了“百+计划”,包括最近的“千寻奖”也是为了激励更多原创的作者。我自己也在努力的朝着成为创作奖金扶持原创作者的这条路上前进着。

从申请账号成功到成为初级作者再到中级作者,我用了整整六个月的时间。就在今天打开百家号后台的时候,突然跳出一个通知,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就是那种期待了某个东西很久了,然后有一天突然出现了。

上面说的一些功能到了中级作者终于可以运用起来了,也期待自己的写作可以让更多人看见,对更多人有用。在整整的6个时间期间,我经历了由一开始的兴奋到慢慢感觉绝望又到慢慢看到希望的心理变化过程。

绝望是看见有时候自己花了半天时间写的东西,发出来后却只有几个的阅读量,对自己打击还是很大的,所以当成为中级作者的时候,我又看到希望,希望自己可以申请到原创,然后可以得到更多的推荐,自己在其他平台也相应得到了原创的功能,今天我也提交了原创申请,希望百家号平台能赐我原创标志。

在这我想告诉更多的创作者:

1、坚持初衷
想明白自己做自媒体的目的,如果你为了获取点击量,去发布一些低俗搞笑的,对于你来说是浪费时间,而且平台也会对这样的账号进行定期处理。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你必须选择专注,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的初衷是什么。

2,保持耐心
如果你选择的比较冷门的领域,保持耐心,只要你专注原创,总有一天你会收获比较想象的还要多,写作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件具有复利效应的事。有时候当你看见自己很努力创造的作品阅读量却寥寥无几,不要灰心,告诉自己保持耐心。

3,不断打磨自己产品
你每天需要思考的事情就是要不断打磨自己的内容,让自己的作品更有价值。

4,不断学习运营方式和技巧
当你的内容足够好的时候,你应该要学习一下相应的运营技巧,让你事半功倍。比如,如何取一个好标题?比如,内容以文字加图片的形式还是以视频的形式展示更好?不断去探索,不断的改变,这样才会越来越好。

​以上是我自己的在百家号经历的整整六个月时间,你有什么好的想法,欢迎留言,一起讨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 此文妄自菲薄,写给杨绛先生! 冬日里阳光最暖的一天 踏着残留秋叶的嫣红 我把你的岁月重温...
    许二可阅读 436评论 6 7
  • 凭什么我不错过你 文:橘子 朋友圈最近流行一句话“只要你敢不懦弱,凭什么我们要错过”?我想说姐妹儿,你想多了吧,别...
    李橘子阅读 263评论 0 0
  • 重点:观察者练习,who's in. 陶老师每年都会安排一次内观课,名字就叫who's in,通过互相提问或者自己...
    EmmaJW阅读 357评论 0 0
  • 一个人要及早选择他最拿手、最喜欢的事,然后做到极致。无论做什么,没有不成功的。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事,把它做到极致,是...
    Martin_马丁阅读 45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