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个多月,2018就来了。
不惑,更近了。心,更慌了。
忙起来,往往就忘了日子的行走。每每闲暇,总是慨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也说不清从什么时候起,就开始怕起时光来。
内心总是矛盾的。日落时,期待日出。日出时,又害怕日落。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岁月,把当年的女孩男孩催生成中年妇女和中年男人。无知无觉间,青年就遛了,中年就来了。
总在想,怎样给时光留个影,也给自己留个痕。到知天命,到耳顺,再到从心所欲时,能有个自己的“史记”可以随时翻翻,随时看看,随时忆忆。其实,本不是一个爱留痕的人,读过的,看过的,做过的,想过的,只是“过了”就可,从没细细地“记”过。
也许人都这样,到了一定年纪,就变了,变得不认识自己了。但确确实实变成最爱的自己了。变得爱回忆,爱发呆,爱安静,爱孤独。一页一页地翻书,一首一首地听歌,一张一张地写字,呆上半天、一天都不烦。
也许能真切体会时光静好的时候,就预示着老了。忽又紧张了。
做点喜欢的事情吧,并且好好地留个影。也许,这是对时光最好的报答,也是对自己最好的爱。
从六月开始,接连写文章。不,是码字。原来也写过一些,都是断断续续,甚至是囫囵半片。都是随性而来,随性搁笔。那时的自己充其量就是个任性的孩子。这次,虽然也不定量,但心里有个底。可以先慢,然后再快。一周一篇,一月六篇,再八篇,十篇,十几篇……有时,会憋,憋得很难受。但不写,会更难受。还好,一直在码。没有文采,没有章法,没有标准,但却得到了那样多的人的赞,甚至还有知名的、不知名的朋友的赏。路上,总是有温暖,是你原来想都未敢想的。也总是有惊喜,是你原来从未体验过的。其实,从没有过高的祈求,只为了自己的心灵有个安稳的落脚处,只为了让自己回忆时有个目光可以触到的地方。仅此而已。有赞,感恩。无赞,也安稳。还算有自知之明,当得到大家的夸赞时,深知那是遇到了同一尺码的人。那是给对方也是给自己的一方晴空。朗月相照,心灵相惜。咫尺天涯,如同故里。
从年前,开始了练字。书法,一直是很爱的东西。但很多时候,竟弄丢了。丢了好多年,再拾起,很是珍惜。从笔画练起,竟写了十几本。按字帖,看视频,学朋友,终于,又重新学会了一笔一划地写字。朋友说,你的字变了。其实,我也感觉到了。但最大的收获是修心。写字,最能修心。心不静,不专,落到纸上,就飘,像草。就歪,像小丑。字里藏着你的喜怒哀乐、性格禀赋、也藏着你的悲喜人生。字如其人,真的是这样。后来,字搬家了。不在方格里,而是随处写。备课本,笔记本,甚至是一张纸。不觉间,诗也抄了一本,美句仍在继续。不时,翻一翻,心里开了花。字如花,人也如花,花花相映,多好。
又喜欢上了朗读。一直未停。只是愿意用自己的声音,传递文中的情意。人人有自己的解读,人人有自己的特色,人人有自己的音色。在朗读的天地里,任由心的万马奔腾。全民k歌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朗诵。听,是一种享受。读,更是一种放松。在别人的声音里,有动人的故事。在自己的声音里,有难忘的经历。我想,只要把自己带进文字里,声音就有了魅力,情感就有了舒张。把自己融进去,就是最好的解读,也是最好的修炼。别人是否喜欢,没有那样重要。自己乐意去做,做着做着,自己就好了。读,必须瞬间把自己的情汇聚,以至于专注的忘了自己。文里,有他人,更有自己。读文,读他人,更是度自己。
也许,也许,将来还会有留住时光的其他方式,无论怎样,都是有了痕,也有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