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兴奋,在党啊母亲98岁生日的这一天,开启了《粥左罗21天写作训练营》挑战。这是我开营后的第一篇作业。
粥大在第一堂课,就给我们强化了到底什么样才算好文章?并给出了答案:
一、提供新知,创造价值;
二、信息量大,且密度高;
三、逻辑性强,论证精彩;
四、容易理解,不会高冷;
五、真诚沟通,不端不装。
粥大说:经常读好文章,并不断拆解分析好文章,才能写出好文章。
我翻遍了朋友圈和收藏夹,找到了自己仅有的,除医疗专业以外的转载、收藏文章,学着来做拆解。
第一篇文章是来自2019年4月22日“十点读书”公众号的《一个人最大的能力,是让人对你放心》,从显示数据来看,阅读超10万+,在看1.4万+。精选留言100条,置顶留言点赞840个。如果你有兴趣,想看文章为何得到这么多阅读和关注,我将原文链接放在下面。可以抽空查看。
一个人最大的能力,是让人对你放心https://mp.weixin.qq.com/s/XmJuS6Ewl9j711e3Euo3eg
本文中我学到的写作方式是:提供新知,创造价值
比如作者在文中最后一段提出:靠谱,归根结底就是为人做事都可以让人放心。“靠谱”二字经常出现在朋友之间、同事之间或上下级之间的点评常用语。如果让我们把“靠谱”具体化,哪些行为靠谱,哪些行为不靠谱,千人有千种解释。
作者用了一段话,很好的诠释了“靠谱”二字。
就好比让猪八戒去办事,你得寝食难安,怕他化缘到半路又被哪个妖怪迷惑了,怕他又自个儿躲在哪里睡懒觉,把正事忘了。猪八戒虽聪明,但你不得不整天提心吊胆,不知道他啥时会撂下担子。
沙和尚呢,也许愚钝了一点,但至少能把你交代的事情办得妥妥帖帖的。
所以很多人宁愿与“沙和尚们”共事,也不想和“猪八戒们”合作。
这个“靠谱”的例子学会并应用起来,很得心应手吧。
作者围绕“让人放心”,结合三个身边的小案例,给出了三层解释,“让人放心,就是最大的能力”“让人放心,是最低成本的社交方式”“让人放心,才能走得更远”,最终点出“只有做一个靠谱的人,你爱的人才会认为你可以托付终生,生意伙伴才会把你看作合作的不二人选,朋友才会把真心交付给你。”
“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凡事有交代,凡事有结果。”作者用新的视角为我们讲述了这一职场定律。
第二篇文章是来自2019年6月14日“春暖花开”公众号的《【有声散文】陈春花:你是否杀了自己的马?》。虽然没有10万+,但也是3.3万+的一篇短文。我将原文链接放在下面。可以抽空查看。
【有声散文】陈春花:你是否杀了自己的马?https://mp.weixin.qq.com/s/SQcMaU0B2Q4gucRivRwNhA
这是一篇关于“人生自律和自我控制”的文章,这类文章网络上一搜一大堆的。看看陈春花教授是怎样以“论证精彩”来书写的吧。
光是题目,就激起了读者的好奇心,想点进去看看,这是什么马,杀马是什么意思,马杀了有什么作用的冲动。当读者带着好奇点进去看时,一段故事拉开了序幕。
有一位勇猛的将军,在他年轻的时候,特别喜欢饮宴。每次他都喝得酩酊大醉,一边东摇西晃,一边同女人调笑。他总是到离家有一段距离的一个村子里享受他的放荡生活,通常一周光顾一次。他的青春年华就这样一天天虚度,自己的武艺也渐渐荒废。
终于,有一天早上,将军的母亲狠狠地训斥了他一顿,责怪他不该像一个花花公子那样无所事事。母亲情真意切的话令他猛醒,将军感到惭愧万分,向母亲发誓说他再也不会去那个村子了。从此,他开始拼命训练,立志一心向善,成为一个品行优秀的人。
一天傍晚,在进行了整日的野外训练之后,将军又累又乏,伏在他的爱驹上睡着了。马儿本来应该驮他回家,但这天恰好是周末,也就是以前他去那个村子游乐的时间。受过主人良好调教的马儿,一路上竟带他往他的乐土去了。
当将军醒来时,他发现自己违背了对母亲所发的誓言。他又到了他不该到的地方。想到自己的失信,将军忍不住掉下泪来。他凝视着自己的马,这是他孩提时就伴随着他的亲密伴侣,是他除了亲人以外的至爱。经过长久的沉默,他拔出剑来,杀了这匹马。
读者读完故事后,就会思考,我们身上有没有这样的马,我能控制好这匹马吗?为什么控制不好自己要去杀马呢?带着这些疑问和不解,作者又给出了华盛顿的例子。再一次验证了严格自我控制和严格自律带来的人生变革。
马是我们每个人身上克制不住的冲动、欲望和激情,是那种明知不可为,为了还后悔的侥幸,是那种鬼迷心窍时做出的举动。纵观在写作之路上,写得不好,别人笑话,应付了事、可以了、尽力了、算了吧,都是我们思想上狂奔的“马”,我们需要控制好它,在写作大道上有张有弛的前进。
在很大程度上,人生是我们自己写就的。你是否已经杀了自己的马?
第三篇文章是来自2018年11月28日“金台新声”的《有多少人败给了“30天定律”?》。文章的作者是帅帅职场屋。在“金台新声”的阅读量是2万余人,在“帅帅职场屋”的阅读量是1.5万人,其余未统计。如果对阅读排版有研究和有讲究的朋友,我推荐点击“金台新声”的版本,更清爽更直接。
有多少人败给了“30天定律”?(金台新声版)https://mp.weixin.qq.com/s/IpY6uQZb82Lv57rLFikxAg
有多少人败给了“荷花定律”?(帅帅职场屋版)https://mp.weixin.qq.com/s/lOUUThfh24Rgc0RQpvcQ_w
开篇,“提供新知”回答了什么是“30天定律”?
在一个荷花池中,第一天开放的荷花只是很少的一部分,第二天开放的数量是第一天的两倍,之后的每一天,荷花都会以前一天两倍的数量开放……
假设到第30天荷花就开满了整个池塘,那么请问:在第几天池塘中的荷花开了一半?
是第15天吗?错!!!
是第29天。最后一天的速度最快,等于前29天的总和。
这就是著名的荷花定律,也叫30天定律。
作者采用“容易理解”借成功人士马云的经历"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告诉我们30天定律为何受人追捧。假如在最后剩下的关键面前懈怠了,没有坚持走到底,那就永远到不了目的地。可见做事情越到后面越关键,之前的量变就是为了最后一刻的质变。
作者还用长跑这个人人都会有喘不上气、迈不动腿的切身体验,告诉大家“越到最后,越关键。拼到最后,拼的不是运气和聪明,而是毅力。"越是坚持,越是不放弃,离成功越近。
好文章的5个标准
提供新知,创造价值;信息量大,且密度高;逻辑清晰,论证精彩;容易理解,不会高冷;真诚沟通,不端不装。这5个标准,可作我们拆解文章、阅读文章的底层架构,也是我们写文章的底层基础。要写就写有价值的文字,要读就读有价值的文章。
可能是自己认知的原因和阅读的喜好,发现自己偏爱“提供新知”以及方法类文章。所以,拆解也很片面。请各位老师和同学指教。
最后,还是以《30天定律》文里的一句话,给自己打打气。
“ 勿以善小而不为,这些习惯很小很小,小到我们可以常常忽视,因为它小,我们才敢于尝试,也因为它小才考验我们的毅力,考验我们是否有勇气坚持改变。”
21天,来接受考验。我们每天勇敢地走下去,尝试去改变,去挑战,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