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货币概念的定义
何为货币,货币就是指在社会范围的自由交换前提下,自然自发产生的物与物交换的中间媒介性物品。这就决定了能够成为货币的物品,必然先于它的交换媒介用途而具有使用效用及其价值。货币物品与其他普通物品的重要区别是:货品物品具有极强的适销性,适销性即人们不论是否立即需要它都愿意买入和持有。货币物品与其他普通物品的共同之处是,它们的生产成本或代价与使用效用及价值是大致相当的。
2.交易媒介概念的定义
何为一般交易媒介,一般交易媒介是指不论是强制要求还是自发产生,只要在一个历史时期的一定社会范围内充当间接交换模式的中间持有物,辅助达成商品交换目的的手段性事物,即可视为一般交易媒介。货币是天然的也是最佳的一般交易媒介。这里的“一般性”如何来认定,并没有硬性的指标可资利用,但就“一般”的词语意义来讲,不普遍的、不常见的、不必然的情景是不能符合“一般”的情况的。例如二战时期战俘营里曾出现以烟卷作交易媒介的事情,我们在语言学意义上可以称其为“烟卷货币”,但在经济学分析中这种特定条件限定的个别事例显然不具备一般性。又例如20世纪50-70年代的中国农村,鸡蛋曾以很好的适销性成为村民的“硬通货”,这显然也不能成为经济学意义的一般交易媒介。符合一般交易媒介性质的事物例如中国晚清时期山西各银庄发行的银票、委内瑞拉的“玻利瓦尔”等。
3.货币与交易媒介的关系及区别
货币是原初意义的一般交易媒介,也是最佳的交易媒介。但一般交易媒介并不一定等于货币,两者的区别是货币必须付出成本代价进行生产才能获得,而一般交易媒介未必需要生产,非货币性交易媒介是由手段性事物产生出来的,是无成本凭空创造的。比如无货币实物的货币凭证、不可兑现金银的银行现钞,凭调整“准备金率”即可天量产生的信贷数额等等。现实中貌似货币却并非货币的一般交易媒介的典型例证就是委内瑞拉国的“玻利瓦尔”,可以根据统治者的意愿任意扩张规模,直至一摞纸钞买不了一卷卫生手纸的程度。
4.货币类术语与通用词汇辨析
在人们对货币便利性提升的发现过程中,货币的形态在逐步演变,从金属的自然形状分割物,到人工铸造形成的钱币,再进一步发展到与货币本体分离的票据,货币代用品的形态已然产生并稳固,它为货币使用的便利性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提升,但也为货币性质的变异甚至是死亡埋下祸根。若非需要检验货币本体在银行仓库中是否如数存在,否则货币代用品在商业及法律方面的功能性质与真实货币本身毫无二致,在持有和转手流转过程中完全可以与货币本体物通用。在非经济学的专业术语中,人们简便地把它与它所代表的真实货币一起定义为“通用货币”,简称“通货”。但在经济科学的演绎推理中,仅仅由于在交易活动的使用过程中,在商业及法律方面的功能性质上没有差别这一点,不能将货币与它的流转代用品两个事物混为一谈。货币代用品的本质是债权,并不具备货币的本质属性,不能作为货币来进行经济科学的演绎推理。理由如下:1.债权并非商品,债权仅仅是取得支配商品权利的工具。债权的价值不能直接得出,须考虑两项因素:第一,作为权利对象商品的价值;第二,实际取得此项商品的可能性大小。而如果债权需经过一定时期后才能生效的话,该债权价值还要加入第三项因素,考虑一定的折现程度。日常语言中我们可以不严谨地把代用品称为货币,但在经济学分析中这种不严谨必然带来错误的结论。
一般来说,黄金和白银在许多国家和很长的历史时期内都是货币,而遍布世界的各种银行所发行的票据、纸钞就是货币代用品,货币代用品的背后,必须要有与票据和纸钞面值相符的货币实物与之对应。货币代用品不论以何种方式和形式出现,就其基本属性来讲,它都不失为一种交易媒介。而当货币代用品与货币本体不正当地脱钩时,它就属于是一种另类的一般交易媒介。
货币事物在金融、法律领域中显然有重要的地位,这就使得有关货币的一些术语会从金融技术或法律角度产生,由那些只关注和重视货币代用品形态的法律特性的人们所创立。这种术语在研讨法律性质的问题时自然是合适的,但对经济科学分析来说则是不合适、不正确的。尤其是在使用相同或相近词汇而内涵是来自两个不同角度的不同意义时,会使得货币理论混淆了法律与经济学视角而蒙受不良影响。从法律观点来研究经济问题产生错误结论是不可避免的,经济科学必须以经济分析的角度建立和使用自己的规范术语。
见诸于教科书、报刊和口语中,被称之为“货币”者不外乎三种情况:一种是真实的、实物的、性质上严格符合货币理论定义的货币物品,比如黄金和白银。这是自由、自发形成的原初形态的一般交易媒介;另一种情况就是一种泛泛地指代性词句,用以统称一般交易媒介。第三种情况是指以象征着国家权力的铸造物或印刷品,被强制要求而充当了一般交易媒介的法令性交易媒介。为避免混淆起见,我们理应称真实的自然货币为“商品货币”,简称“货币”;而由管制权力主导产生的铸造和印刷物并强制充当一般交易媒介的,我们称之为“法令性钞/币”,简称“法币”。何为钞,钞就是权力管制发行的货币代用品印刷物,它必然有面值,但它的发行者库中是否有相应数量的货币实物与之对应则是另一回事了。何谓币,币原本是指由货币本体金属铸造的有适当数量的货币金属物。它必然有面值,至于它的实际含量是否与面值相符,则又是另一回事了。法币究竟是否为真实的商品货币,要看它是否可以兑现出黄金白银而定。我们须知,真实的商品货币是生产出来的,是付出了与商品货币的面值相当的代价生产出来的;而伪币、代币则无需生产,借助手段性事务或凭借权力即可凭空产生出来。
由于货币使用便利性的提升及其形态的演变,权力及其制度对货币事物性质的扭曲,使得与之相关的词汇和术语产生了不科学的变迁,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币和钞都丧失了原有的严谨意义,只留下一些朦胧的形状和形态,并发生了严重的转义。许多人所说的币和钞已经成了国家发行的代币的简称和别名,对货币概念的扭曲、误解,以及对“货币”这个词汇的误用、滥用,已经成了通行的惯例。鉴于此,对于“通用货币”一词中“通用”,我们应当视为是一种科学概念与日常俗语的通用,这样一来我们在后面章节中分析通货膨胀时,就不会因为科学概念与日常俗语的冲突而产生障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