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犯错的孩子,家长应该如何应对
近期,网上关于孩子诱发的家长恶语相向,甚至大打出手的消息不断,引起网民的热议。对于网络消息,我本不甚关心,因为总感到网上的消息真假难辨,不便也无暇过分解读探究。
昨天回家,听说我老家的两个邻居因为各自年幼的孙子、孙女玩耍时发生的小不愉快,其中一位爷爷口出恶言,说再敢欺负他孙子,就弄死邻家的孙女。邻家孙女马上去向她的爷爷告状,复述了邻居爷爷的原话。孙女爷爷一听,怒火中烧,马上去找邻居理论,两言不合,竟然动手打将起来。
这两人我都熟悉,在我印象中,并不是不讲道理的人,可怎么就因为孩子玩耍闹些别扭就打起来了呢?
颠覆三观的现实让我相信,网上发生的事情真实不虚!
两个正常的成年人之间,发生些许矛盾,大多或许可以礼让,一旦面对孩子的事情,却会一发不可收拾,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注意,我们只讨论两个正常人之间关于孩子的处理方式,排除本无素质可言的非正常人。因为没有素质的人,面对任何问题,都会恶语相向,都会武力解决,最终后果,由其性质恶劣程度而定,咎由自取,不值得讨论。
两个方面的问题,孩子犯错一方的家长过度反应的问题,和因孩子犯错导致的受害方过度反应的问题。今天重点讨论孩子犯错一方家长过度反应的问题。
自己的孩子犯了错,家长正常的反应应该是先向对方赔礼道歉,所谓子不教父之过,然后再给自己的孩子摆事实讲道理,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让孩子知道错在什么地方,不致再犯。如果是两个孩子之间发生不愉快的时候,并且确是自家孩子问题,最好让孩子向对方赔礼道歉,握手言和。
可在现实中,明明是自己孩子犯错在先,非但不制止、道歉,还无端指责、辱骂、殴打对方,这是为何?
自身素质低下的家长就不说了,因为素质低下的人不是我们讨论这个问题的对象。那么平时素质较高的正常人,当自己孩子犯错侵犯了他人时,也会采取素质低下的人才会采取的方法处理问题,就只有一个解释,舐犊情深。
中国有句老话,别人的老婆好,自己的娃娃亲。疼爱自己的孩子,这个没错,关键是我们应该怎么疼爱自己的孩子?特别是在孩子犯错的时候我们如何面对、如何处理?
疼爱不是溺爱。俗话说,惯子如杀子,就是这个道理。惯子就是一味地迁就孩子的过错,放纵孩子的言行。孩子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既要家长引导孩子从小事、细节做起,时时修正孩子的言行,更需要家长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当孩子犯错时,不仅不去制止、教育孩子,反倒采取过激行为维护孩子的所谓的权益,不仅失了自己的面子,甚至触犯法律法规,与孩子更是百害无一利。
因为家长这样做,在自媒体时代,孩子可能会因此被曝光,给孩子成长带来阴影;孩子可能会认为自己这样做是对的,从而颠倒黑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爱孩子,就要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及时校正,而不是偏袒护短,一味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