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时间是最好的情感疗养,但此时此刻的我,只身一人静坐在乡下老家的院落里,却久久不能入眠,确切地说是不想入眠,使劲回想着母亲在世的点点滴滴,生怕记忆有所遗漏,有所错乱。
母亲去世即将三载,但今天坐在返家的车上,望着眼前熟悉的一幕幕,才猛然间发现自己已有两年半没有回家了,这也是自己离家最久的一次了。要说哪个游子不想家?不愿回家?恐怕是难以回去罢了。这也正应了那句俗语,母亲在,家就在。不管在哪里,家都是最想回的那个地方。
可是对于刚刚而立之年的我来说,家还在,但自母亲走后,家的情感召唤似乎越来越弱了,那维系着我的来路,时不时可以为我遮风挡雨的避风港再也找不到了。说实话,在我内心深处,依旧渴望着母亲还在,这个地方还在,当我累了的时候,可以回去歇一歇、躲一躲。
母亲走后这几年,我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有家却再回不去了。虽然婚后有了自己的小家,妻子贤惠、儿子可爱,老丈人、丈母娘一家都对我也很是照顾,但生我、养我,和我前二十多年生活最最紧密的人,也是最最懂我的人离去了,随之而去的还有那份精神的寄托。
母亲走后这几年,我最大的不舍莫过于再也得不到她的言传身教了。现在每每想起母亲,多和她在我成长过程中的孜孜教诲有关。可能母亲说的不多,但她却用自己短暂的一生给我们做出来榜样,比如识大体,能吃苦,懂宽容等。这些看似普普通通,但却让我受益匪浅。
母亲走后这几年,我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少了一个真正的欣赏者。母亲对于我们,一直以来都是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不苛求我们取得多大的成就,只求做一个真正有用的人,时刻保持足够的上进心,努力并进步着就行。这也是支撑着我在平凡的岗位上始终保持定力的关键。
三年时光,并没有冲淡我们对母亲的思念,反而让这杯思念的酒越酿越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