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编辑:清新语
推荐语:一群才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怀抱着理想与热情,在简陋的郊区小屋居住,留下了一段难忘的时光。大家互帮互助,充满了对生活的热情。文章感情饱满生动,很有感染力。编辑精读并推荐。
上午和先生去了趟老房子,虽然近在咫尺,掐指一算我竟有二十年没有去过了。要不是接到通知那里要改造,让我们这些住户去核实房屋信息,估计这间老房子将永远只出现在我的记忆中了。
一群快乐的年轻人
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后,这里曾是先生单位的单身宿舍,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毕业生,带着要在广阔天地上有一番大作为的梦想来到这座城市,先被分配到汽车公司,然后在公司安排下住进豪华宾馆,看尽大城市的繁华后,却被分配到坐落郊区小镇上的一个工厂里。
好在这里规模很大,汽车行业又是国家的支柱产业,这群大学生们都被安排在重要的技术岗位上,他们将满腔热情投入到攻克技术难关上。虽然他们经常废寝忘食,加班加点,吃着简单的饭菜,住在与工厂只隔一条道路的单身宿舍内,条件很艰苦,但有着理想做支撑,他们是快乐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男婚女嫁的年纪,那时候没有商品房,住房全靠单位,可单位又无力解决,于是一间间十多平米的简陋单身宿舍就逐渐成了他们的婚房,我想当年就是在这样的房子里成了先生的新娘的。
婚房是我俩一起刷的浆,由于手艺欠佳,白墙刷成的斑驳的花脸,地面是潮湿的一扫就掉渣的水泥地,一张折叠的圆桌既是餐桌又是我们学习的书桌。
晚上的时候,一张圆桌分成南北半球,先生坐在折叠椅上占据着南半球画他的图纸,我坐在床边占据北半球备我的《滕王阁序》,偶尔抬起头来相视一笑,生活中的一地鸡毛瞬间化作天使的翅膀,日子充满了幸福与甜蜜。
我们这一排,一共住了八对年轻人,结婚的时间也都差不多,竟有六个新娘先后怀孕,几个孩子出生的时间先后只差了半年,快乐的男主人们,家里有了疼爱他们的妻子和即将出世的孩子,再也不像过去那样宁愿一下班赖在厂里下围棋、踢足球,也不愿回那凌乱不堪宿舍,而是铃声一响就急吼吼地往家里奔,我家先生和邻居在自家小厨房一边做着饭,一边哼着歌,哼着哼着两人就对唱起来,惹得大家笑声一片,物质的匮乏并没有冲淡那眼前的喜悦。
一群快乐的小孩子
随着孩子的出生,小院里更有了浓浓的烟火气。
每家这间十几平米的小屋,非常不隔音,每个人都成了透明人。每家的喜怒哀乐、大事小情左邻右舍不用打听,每天都像在现场直播着。
记得一天夜里,已经到预产期的左邻素静想起身小便,没留神一脚踩翻床前的茶几,重重地摔在地上,顿时下身鲜血直流,马上得去医院,可家里没有钱,她丈夫就直接砸我家门大喊:“老蒋快开门,有没有钱啊,我要送素静去医院。”
我们闻声而动,起身到抽屉里找钱,当我们拿出全部家当几百块钱出门时,邻居们都出来了,都把家里仅有的钱和盘托出,最后一个邻居说:“我这有两千,刚出差回来,单位的公款,救人要紧。”月光下,这满院子的年轻人虽衣冠不整,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但带给素静一家的温暖永远定格在记忆中。
一出小院的月亮门,再往前走两排就是他们厂幼儿园,一岁以上的孩子就可以放到这里,孩子们在这里度过了他们的快乐时光。
一到幼儿园放学时间,身着工作服的年轻爸妈们领着抱着自己的孩子鱼贯而出,孩子们大声喊着小朋友的名字,催着自己的爸妈快点走,我要和某某一起玩儿。每天人还没进小院儿,挺就能听到孩子们的欢笑打闹的声音。
到了做晚饭的时间,家家户户房门和对过三平米的小厨房门都会同时打开,家家户户大人们在住房与厨房之间穿梭,孩子们则在各家各户之间跑来跑去,谁家的饭菜先上桌,谁家的饭菜香,孩子们就成了座上客,孩子们都是吃着百家饭长大的。
吃过晚饭,孩子在家长的带领下,穿过一道小门儿,就到了他们分厂的技校了,夜幕降临,这里却是灯火通明,晚上学生都放学了,偌大一片校舍就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孩子们在灯下捉蟋蟀,捕飞虫,看壁虎;在操场上追逐嬉闹,滑旱冰,踢足球。我们的这些小小孩更喜欢拿着小铲、小桶到沙堆旁去玩沙子,看着孩子们从大大的沙堆上连滚带爬地上上下下,欢快的童音划破夜空,大人们的心里也充满了欢乐。
一群欢乐的老邻居
今天当我和先生来到当年生活了近十年小院儿,真是感慨颇多,面对着杂草丛生,破败不堪的老房子,我已经看不出哪一间是我曾经生活的地方了。
这时小院里又进来一个中年男人,我让先生看是否是熟人,他说不认识。那人喊出我家先生的名字,仔细一看,原来也是他的老同事,过去的邻居,只不过早就辞职走了。
过了一会儿,当年的八对年轻人竟来了五对,虽然头发都已经花白,皱纹已爬上眼角、额头,二十年没见的我们没有丝毫的生疏感,我们在找寻着当年生活的踪迹。
康姨说:“你看,那个梯子还立在哪里。”记忆的闸门一下被打开,那事发生在孩子们刚刚从幼儿园接回来的时候,四岁的女儿和康康趁大人不注意,一起登着木梯爬上房顶,最后在下来时登落了屋角的瓦片,因为害怕骑在墙头上不敢动弹,被收废品大爷抱下来挨家挨户找寻孩子的家长,当看到屋顶被踩落摔碎在地上的瓦片,我惊出一身冷汗,两个孩子却笑嘻嘻地问我们他们是不是勇敢的孩子。康姨当时跑回屋里拿出相机,为这两劫后余生孩子拍照留念。
王姨说:“想当年我在小院里剁菜馅,菜水满地任意地流着,你说,这种自由自在的日子从搬入楼房的那一刻就要结束啦,尽情地剁吧!”是啊,那种自在早已快乐被小心翼翼生活所取代。
我们把即将消失的幼儿园,分厂的大操场,职工的大食堂,废弃的小卖部,一一珍存在手机里,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见证了我们那个清贫却美好的时代。大家相约,等这里的养老院建成了,一起还回到这里养老,我们可以一起沐浴着阳光,坐在摇椅上,慢慢聊着我们的青春岁月,孩子们美好的童年,那也是件浪漫的事啊!
写在最后
回家后,我将拍摄的照片和视频发给女儿,她说把照片收藏了,不敢再回去了,童年再也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