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幼儿园老师,开学之始,一定会有家长有这样的疑问:
“老师,今天我回家问他,喜欢上幼儿园吗?他说,不喜欢。孩子是不是不适应幼儿园?”
“……”
“老师,我问她在幼儿园开心吗?她说不开心,是不是在幼儿园跟别人发生争执了?”
“……”
“老师,他这几天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就不愿意来幼儿园了,是不是在幼儿园发生了不开心的事儿了?”
“……”
“我问她最喜欢哪个老师?她说喜欢*老师”
“……”
“老师。我家孩子喜欢被鼓励,被夸奖,希望老师多鼓励她,夸奖她。”
“……”
“老师,我家宝贝在幼儿园是不是没吃饱,一回家就说饿,在家吃了好多”
“……”
“老师,我家宝贝回家说***小朋友打他了,下不为例!”或者“我想看看是谁?这么厉害!”
“……”
面对这样的问题,或者要求,每个老师的回答可能都不一样,所以我用省略号代替了。哈哈哈
首先孩子上幼儿园适应不适应,习惯不习惯,都不是用“喜欢上幼儿园”这个标准来衡量的。就像有人问你“你喜欢你的工作吗?你喜欢你现在的生活吗?”。
作为幼儿园老师,我一直觉得我只是在跟一群来自不同家庭,不同价值观的孩子生活在一起。我们只是相互影响。
幼儿园的这种生活,不仅带有家庭的温暖,更带有集体生活的特征。
对于孩子在集体中怎样生活呢,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脱离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模式。比如,学会与他人相处;学会处理冲突矛盾(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冲突矛盾,冲突不一定就是坏事);学会理解他人;学会等待;学会排队……
在家庭里的孩子和在幼儿园的孩子,是不同角色的一个人。就像一个成年人有多重身份角色。
所以每个孩子的“喜欢”都会不同。
假设我每天给来上幼儿园的孩子一颗糖。那在家从没有被允许吃过糖而又非常想吃糖的孩子来说“很喜欢上幼儿园”,因为可以可以吃到家里吃不到的糖。
对于家人允许吃糖,家里又经常有糖的孩子来说,“就不怎么喜欢上幼儿园”了。
所以我觉得孩子在幼儿园能自在、放松的生活,就是已经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
比如,能跟老师说出自己的需求;(想上洗手间啦;想妈妈啦;想再吃一碗;想让老师帮忙;等等)能在教室或者户外自在的玩耍;能吃能睡,等等。
说到“喜不喜欢上幼儿园”就说到了“你在幼儿园开心吗?”
我记得几年前网上有一篇文章叫“放学后你的第一句话很重要”。
说的就是一放学你不要问孩子作业,要问他“今天你开心吗?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吗?”
我句话,我亲测,无效!
当然可能孩子性格不同,家庭环境不同。
我问了我女儿这句话有两年的时间,到了她上一年级的时候,这句话更是问的频繁,后来我发现我女儿不怎么搭理我了,不像小时候老是跟我说起话来没完没了。
有一天我让一个朋友问她,她说“我妈妈,每天都问我在学校过的开心吗?我没啥开心的事,我不想告诉她!还老是在我玩的正高兴的时候打断我,让我去吃饭。”(这是在控诉我,哈哈哈)
我听后大吃一惊,没想到我的关心会给她带来烦恼。
后来我就没在问这句话了,但是我又想知道她在学校发生了什么事。
我要是问她“今天上的什么课?”跟“你在学校开心吗?”好像是同一种问题。
于是我每天都先跟她絮叨我的工作,我的想法。
然后再问她“你今天怎么样?”这句话就宽泛多了,这句话里她可以说一些她想说的,她觉得没必要说的就可以不说。
所以你问孩子这句话是想让孩子开心呢,还是不开心呢?
我们大人都喜欢看见孩子高高兴兴,开开心心,我们也得看见生活本来就是平淡、安稳的,哪有那么多的大喜大悲呢。老师又不是相声演员,天天逗孩子开心。
我倒是乐意当演员,但是通常都是当“奥特曼”这类超人类的人物;或者某一个把球当做西瓜的来卖的孩子,我就只能当“顾客”了。
接下来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就突然不想来幼儿园了”,一听这句话有点吓人啊。
我第一个念头就是,怎么就“突然”了呢?为什么呢?
然后家长就把这个“球”抛给了老师,老师再三询问孩子,孩子终于说出“想在家看电视,不想来幼儿园”。
坦诚相见,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没有就不说,话里藏话,永远不能解决当下的问题。
然后就是“我问他最喜欢哪个老师,她说喜欢*老师”哈哈哈
尤其是过了焦虑期,孩子不再需要特定的依附老师后,他会跟每个老师都有交集。
这句话跟这句很像“你喜欢爸爸还是妈妈?”
你想让孩子说什么呢?当个小孩子容易吗?!
最后就是“多鼓励”,我敢说我从没有放过一个可以鼓励孩子的机会。
鼓励一词的流行,也是网上盛行的“赏识教育”。
为什么有这么多家长喜欢这个词呢,第一这个词的态度温和;第二很容易就学会了,使劲夸孩子就行,不管“教机”合不合适。第三孩子好像也挺喜欢听的,好像很凑效。
但是你不知道多度的鼓励会给孩子带来压力,带来孩子的自我怀疑。
鼓励不仅仅讲究“教机”而且还要恰如其分,不可敷衍了事。真诚的夸到点上,才能起到鼓励的作用。
“没吃饱”这个事儿,得根据自己幼儿园的情况了,我们幼儿园是两餐两点,所以下午孩子会饿,再正常不过了,因为没有晚餐,下午的加餐在下午三点半就吃完了。中间好几个小时,孩子肯定会饿。
还有一个情况是,在幼儿园里除了正常餐点,没有其他零食。孩子一回家看见零食谁不想吃呢。
“孩子说被别的小朋友打了”这个问题,也算是个老问题了,更是个敏感的话题。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