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过了个纯粹的春节,没有电视,当然也没有春晚,也没有去关注春晚,整个人舒服多了。有的只是陪着儿子走在田间地头,在大自然中嘻戏。
我以前是春晚的忠实粉丝,几乎每一次的春晚都是从头到尾看完,然后第二天就起不来了。说句实话,那时的春晚确实挺好的,那时的人也相对单纯,那时的社会也是简单的。简单加单纯往往能令人全身心的投入,往往也容易创造出令人满意的东西。
慢慢的,这个社会变了,人也变了,春晚也变了。在我心目中,春晚就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写照,见证着它由弱变强,有强变乱,由乱变坏。
央视第一次春晚是在1983年,那时国家经过巨变,国家允许老百姓笑了,也允许老百姓有娱乐,春晚就这么诞生了。那时的国家落后和百姓贫穷,看看那时的舞台就知道了,简陋的像现在农村的茶话会。
对比过去,现在的舞台可以用奢华来形容,据说现在一台晚会制作成本为千万级别,你说这可以建多少间学校呀。奢华的舞台并没有让节目带来进步,反而觉得现在的节目缺乏根基,虚假浮夸。记得冯小刚导演曾经说过:春晚是我们文化工作人员演艺水平的反映,说白了,他们就这个水平,导演也没办法。这也可能和当前过度颂文化有关,此话题心中虽有千言,此刻却不想多说,原因是我说的并不符合这个文化。
现在没有了春晚,我反而觉得年过得更好了,有时我们的关注太多,反而会让人变得浮躁。过去就是因为缺乏,人都挺珍惜所拥有的,如今选择多了,反而缺乏了以往的专注。
白杨林
2018年02月16日于湖北天门
注:坚持写作第85天,大年初一,难得不用出去,带着儿子走在田间,步入白杨林,中午吃着野外挖到的荠菜,突然觉得这个年很有意思。
荠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