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小青年也许不知道东门外西门外具体指代哪个地方,其实这样的叫法是因为我们居住的是一座城,原来有城墙包围着的。小时候我们经常爬上城墙玩,可以在宽阔的城墙上绕城池一圈的,东南西北都有一个巨大的城门,东门外就是指出了东城门以外的地方,西门外当然就是指西城门外的地方。那时候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更没有手机,唯一的乐趣就是小伙伴们聚集在一起戏耍,在城墙上追逐,看谁第一个绕完一圈。有一次我还差点掉下来,那城墙很高的,有现在的三层楼高,吓得我好几天没有再上去过。回到家也不敢告诉父母,怕他们担心吧,不再放我出来疯。下学后我们就聚集在上面和北关的小屁孩打战,拿城墙上的土坷垃(土坷垃使我们的方言,城墙外围是一尺长37厘米、宽15厘米、厚9厘米的砖砌起来的,中间都是用土夯实的,所以土非常硬,土坷垃就是土块。)砸他们,我们居高临下,稍微使点劲就可以扔到他们脚下,对方从下面往城墙上扔,使出吃奶的劲也只能使土坷垃画个弧线跌落墙脚下。
仅仅一墙之隔,我们是城里人,外面的就是村里人。上了初中高中的时候,城墙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消失了,那种作为城里人的自豪感顿时消失殆尽,高楼大厦一天比一天多,城外的高楼反而更多,旧城改造不如另建新城,从成本上如此,从视野以及空气质量上也是更好,渐渐地,旧城像白发苍苍的老者,失去了青春和活力,危房遍地,街道狭窄,年轻人都住上了高层楼房,私家车也有停放的地方,原来的城里的学校和医院需要扩容,搬到城外盖起来新楼,居民楼也跟随者盖在了其周边。旧城真的旧了!
除了叫法上有些残留,比如年级大点的会说我进城了,意思是我来到旧城了,年轻人都开始了新的名词,各个住宅小区什么苑什么家园,他们已经没有了城内城外的意识。时代的发展摈弃了低矮的房屋,石阶的小路,四合小院的枣树的枣成熟了也很少有人去摘,因为在小院住着的都是老者,他们把毕生的积蓄买了楼房给儿女们享受,自己却愿意继续这沉寂的土炕,孤独地坐在枣树下。城墙当然不是我们小时打战拆掉的,可就是不知道如何消失的,仿佛一夜之间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