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为别人而活还是为自己而活?”
我认为这是任何一个人都应该义无反顾选择“为自己而活”的问题。
世界上有千千万万个别人,但,世界上只有一个你。“世界终归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我时不时就会表演自己,向外寻求认可,比如我在写这篇读书笔记的过程中,开始写的时候,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与满足,但是刚刚有一个念头出现在我的脑海中,“好久没写这么长的读书笔记了,不知道发表后,会不会有人点赞、认同甚至觉得我写的还可以”“说不定没几个人看其实……”觉察到这样的念头就感觉很可笑,我做这件事情的原始动机是什么,明明不是为了寻求任何人的认可,输出一些东西的第一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有所更清晰的收获,更深入的思考,达到了这些,那么别人怎么看,看与不看又怎会影响我呢?
删除对别人眼光的依赖吧,这样我们才真正可以面对自己所有的阴暗面,接纳这些曾经想要自我粉饰的部分,终于不再需要在别人面前证明自己,才能真正看到别人、关心别人,而不是因为需要或者恐惧而讨好别人,不用再关心别人怎么看自己比关心别人多,关心自己给别人什么印象比关心自己多,卸下这层层枷锁。
这一点都不简单,从我之前的观点“人是社会化的动物,极其在意外部评价”就可见我被别人的眼光束缚地多么彻底,我不想继续做这样的人了,怎么改变呢?
一、成为自己,做任何事都是为自己而做,没有期待、没有附加条件。就拿上面我写读书笔记的心路历程来说,就很清晰了,你做一件事究竟是为了什么,偏离航线的时候把自己拉回来就好了。记住,不为满足任何人的期待,不必对他人抱有任何期待,纯粹只是来自内心深处的动力。
二、去和自己的心联结,去做那些真正你喜欢、让你有热情、想做的事情。首先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你是在为你的角色服务,还是让你的角色来服务于你的生命,这是个很重要的选择。人们常常会犯这样的错误:允许自己的创造物来控制自己,把自己的创造物当作自己的一部分,甚至不惜消耗自己的生命来供养自己的创造物。你越在意的角色认同,相应的你也会对客体那一方抱有很高的期待,并且会很在意在这个角色上是否取得被他人认可的成就。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对我来说,我目前的角色是学生,学业问题一度让我深深内耗……事实上那些角色只是我们的创造物,认同角色本身并没有问题,问题是过度认同,而在这过程中失去本体。只有你的本体是永恒的,所有你的创造物都只是阶段性地陪伴你,总有一天它们都会离开,或早或晚。事实上,无论是创造,享受,体验,放下,拿起,离开……通通都是可以的,因为你才是一切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