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高六李娟丽/分享1925天2025.03.22周六/共1724场(本周1. 2. 3.4咨询)
*** 读书,这件事我是认真的:晨读是一种习惯,焦点解决读书社如每天的朝阳,7:00不见不散。夜读是一种陪伴,聆听文字旋律的高级助眠。感谢相遇,感谢伙伴们相互陪伴支持,让读书的日子越来越长久,越来越美好———每天一点点收获,期待积水成渊。
读书———
《建构解决之道——焦点解决短期治疗》
接纳与转化当事人的情绪。在危机中当事人往往无法像一般当事人,如果当事人是受惊吓、愤怒或哭泣的,咨询师展现出自然同理且一般化的态度是很重要的。咨询师能感同身受进入当事人的思考、情感与行动的主观世界,且不会迷失,焦点解决强调的自然同理是咨询师整个人都自然地呈现对当事人的整体共情,例如点头关怀的语调、尊重地等待当事人思考的承诺,复述当事人关键字,反映当事人在乎的内容,焦点解决咨询师对当事人的情绪有共情性的回应,因为共情性的回应能够帮助咨询师了解当事人情绪与行动的运作是如何产生,并激发咨询师搜索如何帮助当事人改善自身情绪的技巧。焦点解决咨询师敏锐于当事人的情绪,了解当事人情绪的意义,能在情绪与认知的层次上适当回应,包括当事人在意与目标,而非窄化回应当事人情绪的层次。
———咨询感悟
* 一个人永远无法知道另一个人朝向哪里走,即使他愿意跟你说也未必就一定是走向那个方向。有时候可能当事人自己也未必全然清楚,需要进一步确认,此时咨询师要以未知好奇的态度陪伴当事人,进入他的主观世界,用心陪伴他去分析去探讨,相信每个人都有找到自己想要答案的能力。
* 职场关系是一个很微妙且复杂的人际关系。从物理空间的距离、彼此交往的过程、日常工作中的互动等方面都能看到很多挑战之前认知的,但也是一个不断学习成长的过程。保持初心、保有一些个性,但也要有融入社会的能力,适者生存。
* 最不像咨询的咨询,全程通过澄清,反思,一步步走向过去、现在的自己,要感谢的最终都是来访者自己的主动联系,感谢选择这个议题,感谢在反反复复犹犹豫豫后的不犹豫的决定,感谢自己有胆量去面对。
———咨询专业伦理
伦理的概念:伦理只人伦道德之理,指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伦理是人们处理相互关系应遵循的道理和规则。伦理包括普通伦理和应用伦理。普通伦理不针对特定个体或群体,是为所有个体提供道德指引的伦理,重点在于对具有普遍性的伦理,从宏观抽象的角度提炼出规则和道理。应用伦理则是将伦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案例或情境,伦理涉及特定的个体或团体。应用伦理包括专业伦理、组织伦理、环境伦理以及社会和政治伦理。在应用伦理中当伦理涉及专业问题称为专业伦理。从哲学角度看伦理通常从理论上探讨什么是正确的行为,并为此提出相应的规则,这里的正确的也可以理解为正当的。心理学领域的伦理属于专业伦理。简洁易懂的说:伦理是个人或团体用以规范正当行为的道德准则。
心理咨询与其说是助人自助,不如说是生命感染着生命。塞利格曼说心理学的三个使命:使痛苦之人疗愈,使健康之人幸福,使有潜能之人自我实现。
———每日幸福时刻
答案都在细水长流的日子里,你只管去热情地对待每一天。️❤️
1、今天丰富的生活体验,几乎忙到瘫。
2、跟孩子聊天有很多触动。
3、饭菜简单,最低要求,简洁到极致。
———学习分享
催眠、正念和冥想。
催眠:很多人对催眠有一种误解,以为催眠就是让人睡觉,其实催眠跟睡觉完全是两回事,催眠是调节意识状态的一种技术,催眠是人为的方法让你达到既没有意识又不是睡觉的状态,催眠加咨询会有一些效果,但前提是需要接受专业训练。
冥想:冥想是一种通过调整意识状态来达到内心平静、增强自我认知和改善心理状态的实践。源自古印度,现今全球范围受欢迎的压力管理技巧。冥想是一种改变意识的形式,通过获得深度的宁静状态而增强自我知识和良好状态。它涉及停止知性和理性的大脑皮质作用,使自律神经呈现活络状态,从而达到忘我之境的一种心灵自律行为。冥想主要有两种模式:接受型和积极型。接受型模式下,练习者放松,允许意象或印象进入脑海,而不做选择;积极型模式下,练习者有意识选择和创造希望看到或想象的事物。各种冥想的方法,呼吸意识冥想、简易语音冥想、静思冥想等。选择一个舒适的姿势,专注于呼吸、声音或想法,深度放松和思考,帮助人达到内心的平静和清晰,提升整体幸福感。
正念:作为冥想其中的一个分支,不同于冥想,1979年卡巴金教授创立的心理疗法是正念减压疗法 ,结合东方禅修的正念理念与现代医学,旨在帮助患者通过觉察当下非评判性体验来管理压力、疼痛和疾病。他强调通过培养正念来激活身体内在的自我调节机制,是一套非常科学标准化的方法,目前有两万多篇专业论文,从脑科学、基因等研究证据显示临床效果明显,被美国评为强效级有效调节情绪、缓解压力的方法。正念融合了几千年古老的方法和现代科学理论,这种心智觉知练习其非常大的优势:足够简单、效果足够好、适用范围足够广泛(适合不同族群)。目前的研究暂时没有发现存在什么副作用。很多人关心对于个体的治愈率问题,这对于研究人员数据上有一定的意义,但对每一位个体来说没有数据上的意义,只有0和1,因为影响个体的因素很多,个体的认知、练习、努力程度,使用等过程有关,更多讲究的是不是对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