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夜晚,听一场让人热血沸腾的音乐会。由著名指挥奥斯莫·万斯卡和小提琴家杨天娲携手上海交响乐团演奏家们精彩演绎。
音乐会从莫扎特的《唐璜》序曲开始,这出天才的著名歌剧,大部分曲目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序曲开篇营造了沉重阴森的氛围,紧张的旋律把我们都带到了歌剧现场:“石像”与“唐璜”正在对话,那个风流的浪子一边惴惴不安,一边又顽固叛逆……很难想象这首曲子是莫扎特在演出前一天晚上花了三个小时创作完成的,据说开演前送到演奏家手里的乐谱墨迹未干,天才的创作速度真是快得让人难以置信。300多年后的今天,仍是无法超越的奇迹。
今晚的另一位天才,是低调的小提琴家杨天娲。她四岁开始学琴,从小就被誉为神童,13岁灌录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全集,成为世界上灌录此套作品的最年轻演奏者。2015年,她获得了德国回声古典唱片大奖,最佳年度器乐演奏家的殊荣,是拿索斯唱片公司广受好评的录音艺术家。她还获得过小泽征尔颁发的“明日之星”奖项,2006年德国“万宝龙青年音乐家大奖”,成为获得该奖的第一位中国人。目前她还在德国和瑞士两所大学执教,并且频繁与各大顶级乐团合作演出。
今晚演绎的《西班牙交响曲》,是她的拿手好戏。这首拉罗最为人熟知的曲目是为著名的小提琴家萨拉萨蒂而作,难度可想而知。整首乐曲不是传统的交响曲或典型的协奏曲,它由五个乐章组成。受到19世纪晚期风靡法国的“西班牙流”的影响,整首曲目弥漫着浓烈的西班牙色彩。
一身红裙长裙的杨天娲,小小的个子却充满了爆发力,开头曲调的哈巴涅拉节奏,干净利落,精准有力,充满强悍的能量。第一乐章是全曲最有力的乐章,小提琴的演奏挥洒自如,把西班牙人个性中的如火激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紧接着优美的抒情旋律偶尔呈现出一些感伤,在快慢速的交替中,带动着听者的情绪起起伏伏。中段奔放的主题,快速炫技的华彩,一气呵成,显示出演奏家对小提琴惊人的掌控能力,以及对于乐曲情感的精确把握。
下半场听到了科普兰的《第三交响曲》。这首曲子能够听到现场的机会不多。庞大的乐队编制加上丰富而具有表现力的打击乐部分,使整首曲子充满激情。科普兰在创造这部交响曲的时候,正值二战期间。战争给予人们复杂的情绪,而正值新兴发展的美国成为了充满可能的“新大陆”。在这首交响曲中,很容易感受到那种不受传统束缚的生命力。
我们可以在乐曲中听到很多元素:战争,苦难,重建,新生……许多段落都充满了希望的乐思,虽然不同于古典交响乐的和谐悦耳,但却有直指人心的激情力量。今晚的管乐声部和打击乐声部表现都很出色,令人印象深刻。
很久没有听音乐会了,上了一天课,放松一下,今晚的演出特别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