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情绪和事件
昨天我家隔壁有被居家隔离,我这个“天生高敏感”本身就胆小怕病毒的人凌乱了。
不怕你笑,昨晚我有点焦虑失眠,连梦里都是去到什么陌生地方 没洗手避免乱碰东西,结果手放在被子外面冻着不敢动, 后来我干脆醒来跟自己说“这是在自己家里呢,绝对安全,放心睡”,然后才阖然睡去。
昨天没敢出门倒垃圾,今天也尽量没出门,明显影响到了我自己的生活。到了这样就需要及时调整了。
不然未来十四天都像鹌鹑一样缩着,那会很多损失,包括焦虑状态会破坏免疫力让我进入不够健康的状态。
我意识到自己可能被触发了焦虑。如果是这个状况我会分不清当下想做或者不敢做的事 究竟是真的有必要重视,还是我的情绪状态造成了干扰。
其实最开始我也没这个意识的,是在决定找朋友随便聊聊 在我呈现我的处境的时候我发现了这个状况。
我需要安抚情绪,也需要知道怎样措施才是更高级别的保护自己。
你看啊,如果分成两部分会好解决些。
a
安抚我情绪的(尤其是以前就了解我这心理特质的)有朋友告诉我换做是她 她也焦虑,她它让我感受好些:最初我有这样的反应是正常的,我不用特别怀疑自己有问题。当我联想到我最近是出于高焦虑状态,我也问了其实不是需要焦虑的(我问了个有医学背景的)她说不用太焦虑,于是我知道我可以不那么焦虑也能应对这个事儿。
b
帮我仔细审查处境的,会提醒我防范措施(毕竟我出于情绪中 可能有偏颇有疏漏)按照他们的提醒我仔细审查下。比如有个严谨的朋友提醒到我,是否是中央空调,把下水和地漏检查下密封情况。
这个是我没想到的,此前我只想到对方是个人隔离 家人随意进出,那么我电梯按钮啥的可能是风险,我避免按按钮或者干脆上下楼走楼梯好了,老感觉需要比平时提供防护等级 但不知道要做什么会让我更加焦虑,被他们提醒到了,反而我放松了些。
这两部分其实都重要,而且不分先后。(并不是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件那样)。
比如我想外出会害怕开那个门,那么我需要知道的就是我外出该注意的是否都注意了,不然我本能还是焦虑影响出门。至于情绪,我可以换个时间再处理。比如今天的一位朋友他有意无意的提到我本身就是个没安全感的人,容易焦虑。那么我意识到我有这个基础问题,我可以以后花点心思从根源解决。
你知道么,求助他人建议时候,最怕就是错位。你说你焦虑不知道怎么出门,对方来句,根本没啥焦虑的,你想多了。
你在针对事件做处理,对方却在回应你情绪。
你不是不知道自己想多了,而是当你需要具体应对措施的时候,他们用一句标签打发你。于是你不得不内心会反驳 风险等级是比以前高了,我提高应对措施有什么不对。
当然有时也会出现你需要他人帮你接一下情绪,对方缺巴拉巴拉说了一堆措施。让你觉得在他那儿都是小事儿,他在敷衍,就没有聆听你的感受根本不够重视需要情绪安抚。
说实话,当我不论却从措施上还是情绪上都被接纳。有那么一刻,我感觉好受些了。
然后我会想到,就算最不利情况下这位隔离的出现情况,那也是他的家人容易感染,然后是没有被隔离的家人会感染给他们日常接触的人,比如同事同学等等。而我这个一墙之隔的人,进出门也就分分钟的事儿,戴口罩回来洗手,门口做消毒 保持楼道通风,其实已经很小概率了。这些只有前两步做到了我才会想到。而之前,我会一路去想万一感染发生,我以后怎么办
ps,
这里多说一点点,人的固有模式不太容易改变,因此我们求助的时候需要找对人,这是自己的责任。
比如此刻你需要解决事情还是解决情绪,或者两个同步解决。那么你评估下对方可以提供怎样的,然后有针对性的求助不同的人,而非不了解对方又指望人家能满足你的需求。当然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你可能需要很多朋友,而非一下子逮住一个,那对方也会很辛苦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