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写到了一篇密密麻麻的受害情结,今天聊一聊索爱情节。
生活中一定有密密麻麻的索爱情节。因为人性的第一原理是小婴儿对妈妈爱的链接的渴望。
婴儿一出生就需要和妈妈建立依附渴望。
所以索爱也是生命中最深的执着之一。
小时候我们经常会跟爸爸妈妈索爱。
总体来说,索爱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以好索爱,一种是以差索爱。
以好索爱,常见的情况就是讨好父母,以自己优秀的表现(比如学习好),让父母对自己满意。
但是这样会付出一些代价,比如形成讨好型人格,以后也会延伸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且遗憾的是,孩子以后会慢慢发现无论自己怎么努力,都无法索爱成功。
以差索爱,就是孩子用很多非行(非正常行为)来索爱,这些行为背后的信念是想向父母确认,自己这么差父母是否还爱自己。
这种情况通常会让家里鸡飞狗跳。
不管是以好索爱,还是以差索爱,只要索爱不成功,就必然产生受害情节。
这样长大的孩子,会经常在各种关系中索爱。
比如常见的,老婆希望老公关心自己,希望老公给自己惊喜,制造浪漫(索爱),但是老公们经常让她们失望,她们就会很受伤,觉得对方不爱自己(受害)。
反过来也是一样。
这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知道自己的需求,但就是不直接和对方说,而是让对方去猜,去主动满足。
这就是小婴儿的状态,因为婴儿不会直接提自己的需求,而是通过哭等行为来唤醒父母。
如何避免呢?
还是觉知,觉知到自己的索爱情节,然后大方跟对方索爱,告诉对方自己的需求,同时也要明白对方有拒绝满足你的权力。
当对方拒绝你时,你能够保持觉知,并且选择自己满足自己,那么我们就大概率能避免陷入受害思维。
生活将会越来越轻松。
对于我们自己的孩子,我们也要多读懂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和信念,多满足孩子,无条件爱孩子。
这样养育的孩子,会直接大方索爱,同时也会很少受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