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7日,星期五,“教师成长营”勤学善思的教师们如期迎来来每周一次的教育教学分享、交流活动。
在概括总结本次活动内容之时,我想先写一写两个方面的感触吧:
1.说心里话,对于已经积极参与分享和认真聆听的“新人们”的表现和作为我非常感动,“说者很有心,听者更有意”!比我之前的期望更胜一筹,我认为值,并且很值。
所以,这两次的分享我虽然情况紧急、特殊,但我决定还是不暂停。
在21日晚的分享活动中,我去昆明报道学习,并没有花费较多的时间在晚餐时与贵人和朋友应酬,我想:教师成长营的“孩子们”更需要我。匆匆结束急急参与的晚餐,打开电脑,看到了等待中的“孩子们”,我仿佛回到了家。
而在27日(本次)的分享,也正值我从海南回来,到机场不算晚,原计划坐上高铁能尽快回到丘北给大家直播。可是,运气就是那么差,五点一直抢票到八点都还没有希望。我只有叫来“网约车”。说实话“我非常焦急”,一是为了教师成长营里的直播,二是我的计划被打乱。幸好等待网约车的过程中还能和“孩子们”在一起。我能感受到小曹试播的紧张,我能感受到众多孩子们在“洗耳恭听”。更可喜的是经过短暂的处理和调整,直播非常完美地开始了。
可是遗憾的是我只听了小周的分享,手机就没电了。更焦急的是网约车司机联系不到我,几分钟的等待后我尝试着开机,打通了司机电话,说清了问题。再一次的关机,我更担心小曹能否继续“完成任务”。
一个多小时候,坐上了车,边充电边打开“钉钉”,终于,我的心平静了下来。一是我真正能回家了,二是听到了小曹的完美终结。
或许,这份心和感受只有我懂。当一个人非常愿意地去做自己喜欢和有意义的事,内心是愉悦的、幸福的,哪怕再苦再累。
也正因为我把“教师成长营”当做了我近年的“全部”,所以我才会有了“沉不住”的想法。这就是我想说的第二个感触。
2.我希望大家能理解我的“沉不住气”。
王副在打卡圈里给我留言到:不学习的让他自己去后悔,不强求。
我感谢王副的安慰,我也不强求谁,我只担心部分新人的随意会不会“感染”了其他,以至于名存实亡。当然我也并不嫌弃这样的发展,哪怕最后只剩下一名“成员”我觉得也是有意义的。因为我自己的出发点是很低的,我不是神,我是普通的一名教师。那么简单我就会带给你所需要的东西,甚至于对你有用,那么你十多年的书不就白读了?
所以,我想:我的目的不是给予,而是共同成长。俗话说: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不要快,我需要一个远的共同体。
我的榜样、新导师“小尘”老师每每看到我的“沉不住”,她就会善意地安慰我“慢慢跟进”。我很感激她,我也很听从她的指引,我明白了前行路上的明亮那方。
听完了小曹的分享,返回我的“一起写吧”学习群,又收到“小尘”老师的一句“名言”:这个世界的美好,不该是一个人做了很多,而是很多人都做了一些。我总能感受到她轻描淡写里的伟力,久久回味其中。
好吧,题外话写多了,“Sorry!”
我们的教师成长营中教育教学分享、交流活动是“教师成长营”助推拔节成长的一种模式,主要以线上分享方式为主。分享的主题可以是作为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方面,也可以是作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方便,还可以是自己在工作中的一些感触和困惑。
活动分为“分享者分享”、“连麦交流点评”、“心得打卡”三个部分。通过这样的活动帮助教师们提升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促进教师们收集日常教学经典案例,推动教师们构建切合实际的教育教学理念,督促教师们养成读、写、思、悟的良好习惯。为教师们的发展搭建一定的锻炼平台,达成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生命共同体。
本次分享者是来温浏中心校的周艳琴老师和曰者中学的曹叶芬老师。
首先做分享的是温浏中心校周艳琴老师,她分享的的主题是《教育是个良心活》。
周老师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作为教育者,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一定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一句引入自己的主题,主要从五个方面做了分享:
一、学生基本情况。
所教两个班级都是年级上最差的两个班。一个班情况有所好转,一个班还在倒数第一,并且班级氛围不好。
二、端正态度。
尽管学生暂时是最差的两个班,但是我们可以共同努力进步。教师一定要端正态度,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三、虚心求教。
日常教学中不断向老教师学习教学经验、驾驭课堂经验、处理学生经验都是非常必要的。怀有一种所有的前辈都是我的老师的心态去虚心求教。听老教师的课多多益善,但是要注意在听之前有自己的教学思路再去听,不然容易没有自己的想法。
四、益友良师。
我们要先学会和学生做朋友,走进他们的心中,与他们打成一片,只有成为他们真正的朋友,才更有利于成为良师。
五、疏导流程。
在做学生工作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第一步,要向班主任了解学生家庭情况;第二步,教师细心观察他们在学校的情况,了解学生人性格特点;第三步,动之以情。选择最能打动他的事情去说。第四步,晓之以理。第五步,导之以行。这便是我从教以来的一些感想。
其次出场的是曰者中学校的曹叶芬老师,她分享的主题是《努力做一名快乐的老师》。
曹老师结合两个月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案例,以“迷茫后求知”的心态从三个方面做了分享:
第一,教师的信仰与追求。
她提到教师有四种:第一种就是谋生的基本手段;第二种是渴望分享知识;第三种是为爱心所驱使;而她自己觉得最高层次就是精神的引领,这是我们每位老师该追求的最高阶段。
第二,新教师的特点与不足。
主要体现这三个方面:第一点是经验不足;第二点是耐受力不足;第三点是阅历不足。
第三,如何去寻找幸福感。
第一,从生活中;第二,从成绩中;第三,从活动中获取幸福感。
最后为大家分享一句话:
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着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截止本期,已经有七位“新人”分享,他们的故事如此真、他们的付出如此实,这就是美好教育的本真。
感恩“孩子们”的付出与分享,因为做才有故事;因为要有故事才会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