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是一本有些压抑的书。就算我在日头下翻阅这本书,我都能感觉到主人公在他的时代和生活里经受的寒冽。
《剩下的都属于你》讲述80年代一个“落魄”男人和另一个落魄朋友一起流浪的故事,他不是身体在地理上流浪,就是内心在人群中流浪。他的心总想在的江湖找支点,但总不到。
他没什么朋友,书里也没有提及任何他的亲人,他没有正经或体面的职业,他很穷,穷的不敢伸手掏口袋而发现自己一无所有。正是如此,主人公才可以在金字塔底层将一切尽收眼底,饱经生活和人性磨砺。
谁说站的高,望的远,分明是,得先站的低,看的真。
我几乎相信书中以第一人称讲述的故事就是作者本人的真实经历。那么细腻的情节,情节背后掖藏着的人性有时是那么的龌蹉却好像又真实无疑,时代主流思想有时是那么扭曲却好像顺理成章,消极的事物总以其分布的面积和比例来显其得逻辑是否正统。
2.
主人公一直强调他的一个想法,剩下的不多,那剩下不多的才属于你。这好像是一个生活失败者愤世嫉俗的自白,他不满先天资源分配,也不满后天体制再分配。我时常可以感觉到当时作者内心,时常想与自己操家伙干起来,或者想操家伙与世界干起来。在这个他拥有的极其少的世界里,他觉得自己是一具行走的“风干肉”。
但他又觉得自己无所羡慕无所企盼无所求,他觉得自己是一只不想变成人的猪。这是对作为“猪”的深感满足(可分明是不满足),还是对为“人”的不再期待?是作为一只“猪”可以很简单,还是修炼成为“人”的程序太复杂?
但实际上他才不是一只不想变成人的猪,他是一个披着猪皮的人。
“其实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是一个他妈的大骗子,我脸上和心里那种巨大的不协调,只有我自己知道。心里什么都知道而脸上什么都不知道,要达到这种炉火纯青的造诣,你可知我经过了多少年人生凄风苦雨的磨炼呀。”
如果可以,我也想装成脸上什么都不知道心里却什么都不知道,但事实是,我和很多人一样,脸上什么都知道,心里却什么都不知道。
但不论是哪种,这两种伪装,都是自己与外界打架打输了后,生出来的孩子。
3.
在书的结尾,主人公的朋友西庸死了,那个陪着主人公一起流浪中国南北流浪欧洲的西庸死了,我对此难过,为什么西庸会死?
在他死之前,他认真而又倔强的努力挣钱,认真又无言虔诚的爱慕一个美好的姑娘,他那风餐露宿的心暗自为她和他的未来做了安定的规划,规划他们幸福的未来。可这却给他带去了死亡。这个结局让我觉得很低沉。
我以为,每一分真挚都应该得到回应,每一分努力也应该得到回馈。西庸的生活态度比主人公要明确要坚定,为什么他会死了呢?他认真的想给生活一颗糖,生活却给了他致命的一拳掌。
所以当主人公声嘶力竭的抱着西庸的逐渐冰冷的身体时,我觉得莫名的害怕,人若活的很带劲儿的时候,这么莫名其妙不打招呼的死了,这整个人生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4.
我对绝大多数的人情,包括,亲情,友情,爱情,是持着相对悲观的态度,和《剩下的都属于你》主人公一样。一路走来,人性的弱点,我不是在这儿见过了,就是在那里见过了,不美好堆积出来的才是人间。
“你所能得到的不过是你费劲巴力地找来的病态的友情、矫情,或许还有点儿同情,在那里人人都像债主,人人又都好像负债累累,因对方而异罢了,在那臭烘烘的地铁车站里,人们争先恐后地挤来挤去。”
但,我不是对人情的本质悲观。
就像一群人在舞池里跳舞,绝大多数人跳的并不好,他们用夸张的表情配上不协调的身躯张牙舞爪着,以为自己表现出了优美和高雅,实际是群魔乱舞。可大部分人跳的不好是种状态表象,而不是跳舞这项活动的本质。
绝大多数状态只是现象,我只是对现象悲观,我对本质却充满着希冀和盼望。我珍惜所有乱成一团麻里面的简单,我寻找所以弯弯绕绕里的坦率。
在所有社会关系里 ,我依旧渴望并相信绝大多数范围以外的情谊。简单明了的朋友,真挚坦率的恋人,不离不弃的亲人,
平常所见只是存在状态,不是本质,本质一般只被稀有开发。就是这么点稀有,足以支撑我们不遗余力的去寻找,寻找到最终本质答案。就像《剩下的都属于你》主人公一样,他尽管知道他拥有的少,但凭着这么点少,他也总是在想走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