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自己的房间》
Feminism到现在,已经在很多人眼里丧失了最初的含义,从“要求的是平等,而不是对他人的奴役”的,变成了吵架用的贬义词。但不论是伍尔夫的这本书,其中描写的内容,还是现实中的unfair treatment却是无比的真实。
时间和精力花在哪里,效果就出在哪里。不同的分工细则,注定让大家有不同的起跑线,那怎么能在最后细数成就之时,罔顾他人付出。
根据观察和感受到的周围人的现状,很多女性对家庭付出较多,不论是工作强度高于或是低于伴侣,只要是“母亲”,就必然“绑定”着孩子。
不仅要关注到孩子身体上的成长,也要关注心理上的成长。孩子的生存和生活,至少在婴幼儿时期,都成了女性长辈着重付出的时期,最后若是孩子出了思想或行为上的岔子,又要扛下大部分的职责。
就连我自己平时沟通的对象,也主要是以母亲为主,而父亲的沟通的减少,在有时和“父亲”联系时,一旦提起孩子需要改进的问题,会得到“他妈妈管的不严”这种说辞。
可以说,我是见证者,见证着书里说的百年来些有改变但又十分相似的“现状”。
提出问题是经过现状分析后,发现问题已然存在,接下来需要进行着手改变,而不是进一步的歪曲事实,不论什么问题都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