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阅读《生来彷徨—寻找人生意义的11堂哲学课》,作者为朱利安.巴吉尼(英)。
今天阅读了第一堂课的相关内容,本课的主题为:人类的起源与生命的意义。作者的主要观点如下:
一、涉及人类生命起源的两种理论:
关于人类生命起源,目前主要有两种相互竞争的理论,分别为创世论与自然主义论。
创世论认为人类生命的创始者是某种超自然力量,这种力量开始创造人类时怀有某种目的的。而根据自然主义理论,人类生命的出现只是盲目过程中的一部分,并非任何智能设计的产物。
二、两种理论都不完善:
如果自然主义理论是正确的,生命便只是自然界中一种毫无意义的意外。如果还有什么意义可言的话,那就只与宇宙自身跌宕起伏、宏伟壮观的命运有关,与人类并无丝毫关联。
而“我们是由神出于某种目的而创造出来的”这种信念,也并不会为我们提供所期待的那种对什么意义的充分解释。宗教对于这个目的到底是什么并没有给出清楚明白的阐述。“人生的目的就是侍奉”这一观点似乎非常不可信,并且与大多数有关神的本质的概念相抵触。
三、一个正确的解读思路:
在这堂课里,作者引用了哲学家萨特的观点,提出了一个其认为是“相对正确”的解读思路:
在萨特看来,我们必须承认的关键事实是:目的和意义并非是人生与生俱来的,我们自己要承担起责任,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目的。
上述观点并不是说什么毫无意义,而是说生命不存在“预先设定”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直面为自己创造意义的个人责任。
但萨特也认为,大部分人实际上并不愿意这么坐。他们宁愿“自欺欺人”地活着,假装目前的生活方式和应该的生活方式不能由我们自由选择,而是命运、外在力量或超自然力量规划设计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