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说自己从今往后要“向钱看齐”,所以在某条上的写作方式,要迎合读者而写了。
文章底部就有人评论说:“我觉得你说得很对,但那样的文章我不会看。”,言语之中的轻蔑流露无疑。
除了这位网友之外,其他人也纷纷表示质疑。读这些评论时,我的感觉到,好像自己放弃了原则违背了信念,要卖身求荣了似的。一时间,竟感觉有些汗颜。
但仔细想想,我并没有错,你们轻视,是因为你们不懂。所谓“迎合”,并不代表说,我为了搏眼球赚流量,要无下限地蹭热点。或是违背自己的本心,不分黑白没有是非地迎合大众的G点,错错错。
你们这样想的话,就太肤浅了。
首先,写作可以是一项工作,为了赚钱去写作,并不可耻,所以,以赚钱为目的去经营自媒体,也不可耻。
其次,某条和某家号,这两个平台是最容易实现文字变现的。入驻这两个平台的作者,除了悦己的自嗨型作者,其余想要从这儿分一杯羹的,就必须要能让自己的文章拥有推荐量和阅读量,而这就需要作者了解并迎合这两个平台的算法规则,否则的话,你连机器这一关都过不了,更别提流量了。
就拿文章分配机制来举例吧。
一篇文章在写成之后,平台会根据文章中的关键词,来分配所属领域。
因此,若想要你的文章能精准地被推送到,你的目标读者面前,你就要最大程度地保证,你的文章能被划到你所选的目标领域。而写作方法不同,会直接影响领域的划分。
比如,文章开头,你引用一个电影情节,写了一篇心理分析的文章。但查看该文所属领域时,却发现它被划到了娱乐领域。
想想看,文章被推到了错误领域,目标人群就变了,这样阅读量怎么会高?
这是因为,开头便是电影名称和情节,娱乐的权重较大,所以它被分到娱乐领域的概率也大。
而若是你先写一些理论,再引入情节,那这时,它只是个例子,娱乐的权重就会轻,它就可能被分配到情感领域,社会领域,教育领域,等等。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学问要学,自媒体真不是硬着头皮坚持就能成功的。
所以,迎合式写作,迎合的只是平台规则,当然还有当下的热点话题,但表达什样的观点,完全是自己说了算,这一点不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