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打算好好重读《诗经》,所以买了《诗经:越古老越美好》(曲黎敏)。读得很过瘾,也很感慨。原来《诗经》是如此美好,比我原来所知的更美好。它所呈现出来的,是诗意的人生,是温润而优雅的,是干净而从容的。也难怪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
《采薇》是《小雅》里的一首诗,以前读它,只记得是写了战争带给人的苦难和痛苦。现在再来看,它写的是生命的起承转合,写的是一个男子对生命的超越。
前三段,表现的是一个士兵内心的忧伤和抱怨,抱怨战争无休无止,使他连坐下来休息一下的时间都没有,因为“猃狁”,他没法有个家,他没法写信问候家人,他没法回到故乡。
但从第四段开始,生命开始出现了转折,他看到的是路边盛开的棠棣花,看到了威风凛凛的战车,看到的是“一月三捷”。整个诗风,出现了一种非常高昂、非常艳丽、非常壮观的气势。这个士兵,因为花朵,因为威风凛凛的战车,开始生出一种生命的骄傲——我们要保家卫国,要担起一个士兵对家国的根本责任。先前所有的困苦,所有的牺牲,从这一刻起,都有了意义。
这首诗,把生命的起承转合都说尽了。男人,活着,不单是娶妻生子,不单是有家有室,还要有种战士的骄傲,还要保家卫国,还要勇敢、坚定,不断地为每一个家庭的幸福、为国家之尊严有所付出。他的责任和义务是不容推卸的。
生命中不可避免重复与痛苦,关键在于,我们能否从这种重复与痛苦中找到意义,我们能否把它变成我们内心的一种顽强,我们敢不敢担当这种生命无意义之痛苦。
这个古代的战士在路途上发现了花朵,发现了威武雄壮的战车,有了这一瞬间的领悟,一个战士,就此成为最早的边塞诗人。
最后一段,很多人都会背诵。“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它通过两个场景,写情感的起伏旖旎和波澜壮阔。杨柳依依,写的是年轻人内心的单纯和柔软,写的是生命的轻盈和美好,写的是年轻的“我”对生命的感知——轻松快乐轻盈,人生如此美好。雨雪霏霏,等经历了整个人生的时候,才知道人生是非常艰难困苦和令人迷惘的,就像身陷于迷蒙大雪之中,因内心迷惘而步履维艰。
近乡情更怯,家,还在吗?人生到底有没有等待,有没有坚守?人生痛苦的核心,是一切得到的背后都不过是空虚。于是“行道迟迟,载渴载饥”,于是“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最后的这一段,把对生命的感悟,提高到了哲学的层次。
王尔德说:“吾辈皆身处沟渠之中,然其必有仰望星空者也。”《诗经》即是先民对星空的仰望,诗意、温润、纯净、从容、优雅、率真、美好。
附:《诗经·小雅·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