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社群公开我要开始日更了,的确不得不行动了,今天的主题:分析我为何要开始日更。想清楚了原因,我觉得后续动力才能源源不断....哈哈哈,我是爱扯淡的豆芽…..
待看完,请批示同意与否我的原因哦!叩谢监督我
【正文】
第一部分:何为日更?
从百度来看:日,时间度量词语,指一日或者每日(约24小时)。更,变更、更换、更新的意思。日更,可以理解为,每日一更换(变换、或者更新)。
从我的眼里看:就是每天更新,日进日新。朋友圈日更、简书日更、公众号日更、小红书日更…..回到若干年前,不就是老师和家长一直要求的日记吗?那日记就是记录每天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想、所悟,当然也可以不是你为主角的,而是你看到的,社会评论的….一切都可以成为你文字中的内容。这么想来日更是不是不难了呢?
因为我们已经不是啥都不知道的小屁孩了,我们已经不是为了应试的学生娃,我们是为了活着+活好+活成自己的我们了,所以今天第一篇日更,我要想清楚,我为什么要开始日更,我的日更的根源到底在哪里?写到这里我还是不清楚我的深层原因到底是为什么,但愿结束这篇日更的时候我能够给自己找到足够的理由,去坚持日更。
我的日更现状
日更——这件事情,是我想践行,却永远只是在想的层面,《如何想到又做到》这本书的名字很吸引我,但我还没有翻阅,但愿这本书能给我答案。以前假装写过一段时间的简书,不过质量很一般,就是应付100天,基本不变的写作格式,毫无新意的词语,众人皆知的常识…..写作可以记录我的情绪,写下我的所思,反省我的不足,也可以强化我的输出,提升我的深度思考能力,不断清晰自己的定位,找到下半辈子人生的方向和意义,故我想要践行日更。
第二部分:为何日更
为了分析透彻一点,我用三种思维模型分别做分析
1.黄金思维圈模型
WHY——为了找到自己的最小阻力的人生之路,包括工作、生活、健康等等,为了清晰自己的方向,明确自己要深耕的领域,为了找到之后人生的定位,为了之后能够大爱更多需要我的人,可能“大爱”这是很多人生的终极目标,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也是为了后代吧。
WHAT——刚开始的认知如上第一部分(何为日更),可能之后还有更深刻的认识。
HOW——下次慢慢梳理,今天就是婴儿学步原则,先写下来再说呗,其他不用管,在哪个平台发,不用急,会有好心人告诉我的。不管干什么事情,要先干起来,而不是怎么干,在干的过程中学习,在干的过程成长,用实际遇到的问题驱动自己。
2.POA 极简管理哲学
P——人生中的伙伴很多,日更这件事情的伙伴,排名第一的就是凝子老师啦,她说输出就是接下来要去花大力气做的,排名第二的是效能妈妈精进群的优秀闺蜜们,我们是志同道合的真正的P,每天看着大家的日更,是学习新知,也是复习共读,更是激励共创,让我日更的念头越来越强。可能之后还会有一些P是书籍,也有老师,期待P不断的新增。
O——日更是本质是A,只是暂时是小目标,大目标是大爱,大目标需要作为A的小目标不断积累迭加。我相信写着写着我的大目标(如何去大爱)会越来越清晰的。
A——日更的方法唯一的就是写下来,至于写什么+怎么写+写在哪里+如何写的更好,这些问题以后慢慢解决,不用担心,相信社群,也相信自己。
3.101010旁观思维
10分钟以后——我会为自己写了10分钟而感到小有成就,表扬自己跨出转折意义的一小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呀。
10个月以后——我会翻看自己的300篇日更,如同凝子老师一样自信满满,还能做些分享给到需要的同学。
10年以后——我会有3600篇的日更,当我退休的时间,我就可以整理出书了,该书记录1980-2030年,一个家族的50年。这本书给自己和家人看,给后代看,知道有个奶奶、老太太、老祖宗是如此的喜欢文字,热爱生活,积极乐观,勤劳善良。这个深远的影响确实会很让我激动啊!
这个时候,我发现,日更并不仅仅是坚持记录,日进日新,而是一种传承,一种记忆。
第三部分:最后我想说
我日更的初心,不是为了积攒粉丝,不是为了推销产品,亦不是为了贩卖知识,仅仅是为了纯粹的日更。
人生不应该追求“最…”,因为这是妄念。我们应该追求此时此地,如是甚好。
开始行动——立下Flag:写日更吧!让我们一起更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