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译文
我(邵伯温)曾经听家里的老人说:“我们在真宗咸平和景德年间最为兴盛。当时和辽国议和,没有战争,老百姓能自给自足。就拿洛阳来说,老百姓用车载着酒食唱着歌,在街上游玩。这就是传说中‘棚车鼓笛’。仁宗皇帝天圣年间到明道初年还能保持这种状态。等到了宝元、康定年间的时候,李元昊反叛,西北战事起。这个时候天下才开始变成了多事之秋,再也没有达到当时的状态。后来李元昊称臣了,仁宗皇帝就再也不提军事了。庆历年以后,天下虽然像以前一样太平,但是终归是赶不上天圣明道之前的光景啊。”
哎呀,仁宗皇帝用兵实在是不得已而用兵。解决完问题以后就不再继续用兵。这就是传说中的仁吧。
02
原文
伯温侍长老言曰:“本朝唯真宗咸平、景德间为盛,时北虏通和,兵革不用,家给人足。以洛中言之,民以车载酒食声乐,游于通衢,谓之棚车鼓笛。仁宗天圣、明道初尚如此,至宝元、康定间,元昊叛,西方用兵,天下稍多事,无复有此风矣。元昊既称臣,帝绝口不言兵。庆历以后,天下虽复太平,终不若天圣、明道之前也。”
呜呼,仁宗之兵,应兵也,不得已而用之,事平不用,此所以为仁欤!
03
补
元昊:即李元昊,西夏的开国皇帝。李元昊的父亲同时向辽和北宋称臣。李元昊继位以后则放弃北宋的赐姓,回复党项族的旧制。称帝后北宋讨伐,他三次击溃北宋军队,终于获得了北宋的认可,并得到了北宋的“赏赐”。
04
感
这就是宋朝知识分子的恶心之处。
我们前面就讲过了。赵匡胤时期,北宋的军队规模才二十万,而那时候是真的要南征北战。赵祯时期,北宋的军队规模就已经到达一百二十万了。
就是说,如果赵祯上来直接就买和平,我都觉得这篇文章说得是对的。
问题是李元昊称帝的时候,赵祯是悬赏捉拿李元昊,然后发动了三大战役。
结果北宋军队被李元昊按在地上狠狠摩擦。北宋摩擦到什么程度呢,摩擦到三次被团灭。团灭的意思说的就是“全军覆没”。
在这样的情况下,赵祯才选择了“不言兵”。而且他虽然“不言兵”,但是一分钱的军费都没少花。
这不是仁,这是实打实的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