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涤尘
开口笑——中山公园写真之三
如果说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山公园书场,是以卢驼子和唐铁嘴两雄对峙,但能坐上头把交椅的还真轮不到他俩,听众最多的是讲笑话的“开口笑”。
这人可说是外来的物种,长得又高又壮,光头大耳,有点像说单口相声的方清平,他的确身手不凡,出口成章,他讲的笑话不怕你不笑,连泥菩萨都会忍不住笑出声来的。全场的听众就象是中国队拿了第一,或是打了鸡血针那样,顾不得矜持和形象,都会狂笑起来,所以大家送他一个外号“开口笑”。
反正他的场子人满为患,里三层,外三层,挤得水泄不通。为什么有这种效应呀?因为他的笑话讲得好,人们又都过得并不轻松,有这种精神需求来调剂生活。男人们在家被女唐僧念得头痛,在外求生又一筹莫展,都要用笑声来调剂情绪,俗话说,叫花子都要穷快活,可见生活中笑声是何等重要!
所以他的生意特别火,光给他打杂的收银的就是两三个,可见当时的出场费是不低的!
但正如王熙凤所说,大有大的难处。开口笑使大家笑了,但他自己没笑。
”好呀!有本事呀!讲笑话就是要人笑己不笑!”,但我确实经常从他眼神里看到了一丝悲伤,这悲伤从何而来?不知道。但虽然稍纵即逝,我却能感受到。
他讲笑话有个特点,就是讲自己多差多呆,从不牵涉别人,顶多讲讲自己老婆有多傻。自嘲是他最好的幽默方式。
我请楚记得他讲了个这样的笑话,说他老婆要去买旗袍,一下子买了两件,他想同时穿了上街摆显,于是请人写上“内还有一件绿旗袍”的纸条贴在红旗袍上面,在街上大出洋相……。
他说自己出差到武汉,早上听见有人吆喝收小淤(尿),他以为是售小鱼,一问多少钱卖,报价竟然超便宜,“开口笑”以为占大便宜了,钱一丢担起就跑,买了一担尿回来……。
当然这只是故事梗概,通过他的艺术加工和他那夸张的表情,那就会笑死人!那些笑声至今还在我耳边萦绕,想起他我还会笑出声。
曾涤尘2018*4*20*写于159公交车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