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应志刚
我是怕去黎里古镇的,深怕自己匆乱的脚步惊醒了旧梦。在胭脂沾染了灰尘的现世,这里依稀还是旧日的家园。
300多年前,清代诗人袁枚踏足这块土地时,就已惊艳不已,作诗曰:吴江三十里,地号梨花村。我似捕鱼翁,来问桃花津。
300多年后,我来到黎里,这仍是一片“桃花津”,没有旅游景区装腔作势的浮华,安然若素似一位入定的老僧,管他东南西北风,自守着内心的清凉。
黎里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古镇。
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就有先民在此定居,至晋朝已是颇具规模的村落。唐朝初期,因广种梨花,得了个梨花里的美称。
北宋时期,黎里还仅是两个村落组成的江南农村。但到了赵宋南渡时,因追随而来的北方百姓达一百多万,致使江南人口迅速膨胀。因地处江南要冲,黎里一时间商贾云集,并迅速成为市镇。
明代初年,朱元璋七次从中原移民至南方,到了明成化年间,黎里居民已达千户,自西向东三里半,瓦屋鳞次栉比,作为粮食交易重镇,市河内整日舟楫塞港,街道上行人摩肩接踵。
黎里的民居有着鲜明的江南特色。保存至今的,大都是明清建筑,大门沿着街面,朝向市河,都是下店上宅或前店后坊的布局。
门面不张扬,里面却是庭院深深,再普通的民居也有两三进深,更别提大户人家门厅、正厅、堂楼、花厅、厢房、偏房,一进连着一进。
清一色白墙、灰砖、黑瓦,宅基用条石砌成,上部承重的柱、梁、檩、椽以及板壁门窗均用木材。窗户花样众多,分落地长窗、半窗和八角窗等多种,既讲究舒适又讲究情趣。窗格棂大都使用明瓦,一种由牡蛎壳磨成的薄片,阳光能够透进屋子,外面的人却看不见里面的动静,因图样繁复,更显古朴风雅。
住宅大都三面围以风火墙,远远望去,高高的观音兜、帽兜般的曲线,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气势磅礴之间又有几番柔美。
如果说,古镇的建筑是躯壳,那么这河水里的倒影,则是千年风月的魂魄,承载着古镇数千年来的风花雪月。
江南的古镇都有一条市河穿镇而过,将古镇一分为二。
这里的市河名唤黎川,源自浙江天目山,由西向东,经平望莺脰湖、雪湖,进入黎里杨家荡、牛斗湖,再从望平桥流入市河。
江南水乡河网交错,市河由此成为出行和交易的重要通道。
出行靠船,如同现在的私家车,稍有产业的人家都有一条船。袁枚曾有诗形容,“家制小舟,荡摇自便”,“家家棹小舟,目不识车轮”。
一般百姓大都是手摇小木船,轻便灵活。富户们讲究门面,大抵是精心装饰的画舫,因市河狭窄,画舫也不能太大,船舱内勉强放得下一张八仙桌。
窄窄的市河整日舟楫穿梭往来不绝,如果不按规矩来,也是容易导致交通堵塞甚至发生事故,所以拥有停靠的“船位”也是相当重要的。
有条件的人家,家门口会修河埠头用来泊船,一般人家则是几艘乃至十几艘船一起泊在固定的船坞里。
在黎里,这船坞唤作浜,一般都是靠近沼泽或是无法行船的“断头路”,因其形状似开口的大口袋,又叫作浜兜。
黎里人文荟萃,历史上出过特奏名状元1人、进士26人、举人61人,秀才无数。清代较为有名的则数位居工部尚书的周元理、浙江布政使蒯士芗等,近代有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爱国诗人柳亚子,以及中国第一代影星殷明珠等。
市河终年流淌,流淌过千年的风月,流年苍苍,你方唱罢我登台,这从黎里走出去的人物,或是沽身帝王家,或是为自由和民族之希望而奔走,或是庸庸如蝼蚁之流,他们的魂魄都流连在这潺潺而行的市河里。
当你徘徊在静谧的黎里古镇,那市河上泛起的一道涟漪,或是一枚无心漂泊的花瓣,都是诉不尽的前尘往事,被历史的风尘挟裹着,等着你来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