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起床脑海里总是浮现出中学读书时的一个场景。
那时我在全市最好的中学读高中,而全市最差的学校离我们学校就是一条小吃街的距离。
所以在学校附近总是能看到最好与最差的学校校服在街道上晃荡,而我总是能从这些同学的面孔下搜寻到傲慢与偏见的影子。
在傲慢与偏见中,总是偏见更多一些,傲慢随之展现。然而在初中的时候,我并不是这样认为的。
我总是觉得肯定是那个好学校的学生带着不可一世的傲慢,所以偏见便在差校的学生中弥漫。对了,我初中是在最差的那个学校读的。
但是真正当我在最好的学校读书时,我才更深刻地感受到这种微妙。傲慢与偏见可能同时产生于一个群体中。
最差学校的同学总是会觉得最好学校的同学看不上他们,于是用一脸不屑的表情来表示对好的不屑一顾。于是,伴随着偏见的还有那维系自尊的傲慢。
这种傲慢与偏见常常出现在一个群体中,那就是穷人。这也是穷人的局限思维之一。
我自己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个“穷人”,我从小被这样的父母熏陶。他们常常会讨论某些发家了的亲戚,语言中透露着一丝的羡慕,不过随之便被更为强烈的嫉妒之心给笼罩了,他们的讨论通常会以根本不屑于那样纸醉金迷的生活与发家后不可一世的态度为终结,最后再加上一句这都是命。
多么矛盾的思维,明明都那么渴望,却不善言辞,更缺乏行动。
在我不断追求自我成长的路上,我突然意识到这种傲慢与偏见就是阻碍我们成长最大的绊脚石!
这是一种思维定式,让我们安于自己给自己画的牢笼。
当然,如果心态还是岁月静好,不为外界干扰,那牢笼也变成了花园。
但是又能有几人能做到安抚好内心的欲望,在自己的一方小天地中自得其乐呢?
这也是不断修行的缘由,要么为了自己的欲望努力,要么安于自己的天地,矛盾是万万不可取的。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