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手机、互联网的兴起,对读书人来说有很多的好处,无需赘言。但不好的地方也如夜空明星一般,闪烁期间,最大的影响,从我个人来看,就是书信的没落。短信、QQ、微信的一句“在吗?”,远远不及提笔亲书“见字如晤”来得让人激动,一封又一封的信件,天涯亦渐远,就像是冯婉瑜手中那个盒子一样,储存的不光是一封封的焉识手书,更是她的情感、记忆、乃至人生。
陆焉识的一生,被记录在纸上的,远远比电影里的那点更加的波澜壮阔,如果要用极其简短的一句话来形容的话,电影的标题“归来”,是不足以概括的,所以要理解这个“归来”,实际上则是在指冯婉瑜一生所做的最重要的事情。
被焉识恩娘带到陆家来,遇到了陆家这位少爷,嫁给了他,冯婉瑜的一生所剩下的,就是“等待归来”,与焉识刚完婚,便看着他留洋国外数年之久,其间发生了什么?焉识有什么变化,她一概不理,能做到的,就是焉识归来的那天,穿上一身旗袍,站在恩娘身后,眼盼着载着夫君的轮船驶进港口,归来,继续着她妻子的角色与责任。
归来后的陆焉识,顺利的成为一个大学教授,成天流连于咖啡馆、办公室,就是不愿意回到那个让他感觉到束缚的家里,于是乎,家的冯婉瑜,再次的开始了盼望“归来”的旅程。
上海沦陷,在恩娘的阻挠下,陆家少爷焉识独自踏上了逃亡重庆的路,如同当初在国外一般,浪荡公子的这一次离去,发生了更多更多的事情,冯婉瑜还是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依然在等待着焉识的归来。
虽然她等到了,终于可以开始过他们自己的生活时,生活却又给他们开了一个无尽的大玩笑,焉识被捕入狱,一番折腾后被送往人迹罕至的草原服苦役,生机渺茫。
冯婉瑜这次的等待,时间稍微长了那么一点,长到了从一个美好的时代跨越到了另一个美好的时代,经历了时局动荡的残酷,受尽欺辱,其间更是差点因陆焉识的越狱行为差点毁掉了剩下的日子。
电影从这里开始,开始从现实描述,开始从行为描述,开始从结果描述。可就是没有从动机描述,因为少了整本书前三分之二的铺垫,少了焉识从浪荡到专情的性格剧变,少了他俩全家人的态度。好像是只需要描述为什么叫“归来”,而不是叫“陆犯焉识”。
焉识与婉瑜结婚时,不爱她,留洋时没有想起过她,回国后刻意的回避她,逃亡重庆时甚至深刻的爱上了“韩念痕”,也未曾想起过家里这个温婉的女子,直到被捕后,直到生活好像已经封死了他面前的路后,才想起来那个能为他付出一切的人,一直在他的身边;历尽艰辛,回到了她的身边,她却已然失忆,忘却了陆焉识,却又等待着陆焉识。不对,这样的冯婉瑜,不是在等待陆焉识,而是在等待着自己的人生,进行着自己人生的主题:等待“归来”,因为她已经习惯了,从记忆的最深处的感觉,就是那个永远在“归来”的路上的影子。
这样看来,若从感情上来分析,“错过”,才应该是他俩的关键词。
书里看不出婉瑜的脾气,好像就是一个没有脾气的人,全书唯一一次发脾气,就是在大女儿要让她与已经归来的陆焉识复婚时,推开了桌子,因为在她的心里,陆焉识是一个不可能在她身边的人,而是需要她一直等待的影子,她要做的,就是不断的让自己去等待对方的归来,直到临终,还在为“没有回来的焉识”找借口:“是路太远了!”。
这样一份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没能打动年轻的浪子,却唤回了末路中的陆焉识,是的,他回来了,他的愿望满足了,他要想好好的照顾她,就像当年躲着恩娘在那个烟雨中的小镇客栈时一样。可惜的是,归来的重逢竟然成了一起等待的陪伴,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陪伴着刻骨铭心的爱了二十多年的婉瑜,继续等待着还没有归来的“陆焉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