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1013天
做咨询和做人是一样的道理。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没有践行所学的理念、技巧,没有建立这样的思维习惯和哲学信仰,那么,在咨询中是难以被发挥出来的。
要么用得生硬表层,要么在一个圈圈里打转。你会感受到阻碍,而不是流动。
你在生活中用得如鱼得水,丝滑起来,咨询中也就顺畅松弛了。你不会感到紧绷,不会担心有什么做不好、不知道该怎么办、接不住的对方的状况。
专注又松弛,自信又警觉,咨询师能保持这样的一种平衡的状态,在我的眼里就是比较“厉害”了。
专注在来访者的故事里,松弛是打开自己,让子自己的心可以柔软舒展开来,跟随来访者的节奏,“塑形”心的状态,跟随来访者的脉络起伏——这样的一种状态之下才可以达到自然而然的同理共情,咨询师的心是打开的、柔软的,他才能够捕捉与连接到来访者的情绪情感。
自信自己的专业。也许是许多成功经验累积下来的自信,也许是对自己所践行理念臣服的自信,在这种自信之中又能够保持警觉之心,看到来访者的心境变化以及语言中所表述的重点信息,没有这种警觉性,咨询师难以抓住其核心。
我们怎么才可以做到如此呢?
不停止学习进取的步伐?知道越多,能力越大?对事物的理解越多,越能hold住来访者?
在我看来,并非如此。
我什么时候咨询做得比较“厉害”?——在我忘记了自己所学的东西,不用什么技术和理念去定义或解释一个人或者某件事。不认为自己知道了什么,而对方不知道。不会去指出对方哪里忽略了什么,或者哪里有不妥当之处,更不会责备对方哪里做得不够或者错了...
我只需要贯注于“这个人”身上,带着欣赏好奇的眼光,倾听她的生命故事,她的想法、感受、思考、所需...
看到这个来到自己跟前的这个“人”,她的闪光之处,智慧的地方,相信她的力量,也相信她可以找回她想要的状态和生活。
请赐予我这样的心力和智慧吧!——我要如何“赐予”自己这样的力量呢?
生活就是一个巨大的检验场。
每个来到身边的人,不管是来访者还是至亲至爱的人,都要怀着感恩的心啊!感谢他们的到来,给予自己这样的机会,让自己可以成为比较“厉害”的咨询师。
少评判,多倾听;少动怒,多宽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