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公初年的国际局势
晋献公所面临的第二个问题是晋国国力的衰弱。春秋早年,晋国在晋文侯的领导下,与郑国夹辅王室,鼎定大局,功勋卓著,因此取得了代天征伐的大权,进入了领土扩张的快车道,与郑国并驾齐驱,成为了诸侯列国中的佼佼者。
但是在经过快速的扩张之后,两国都同样陷入了内战的危机。在晋国发生了曲沃代翼的七十年内战,而郑国则在同一时期有了共叔段的叛乱。但是陷入内战的郑国,很快就从危机中抽身,并迅速崛起,成为了春秋早期争霸赛第一赛季的霸主。
除了郑国之外,东方的齐、鲁、宋、卫也都抓住了春秋早期的黄金期,大力开展兼并扩张的事业,也都发展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大国。到曲沃代翼结束的时候,齐桓公在管仲的辅助下也已渐入佳境,正式成为第二赛季的霸主。
在南方,一直都偏居一隅闷声发大财的楚国,在吞并了江汉流域的诸多小国之后,已经成了一个地方千里、民富物饶的巨无霸。这个时候也开始磨刀霍霍,开始与中原诸侯互相切磋,随时准备在中原开展吞并战。
在西方,被周王坑的最惨,留在宗周故地,与犬戎龃龉的秦国,也逐渐将西方的局势控制在自己的手中。秦国的版图开始向东扩张,很快就要与晋国接壤,秦国的铁蹄一旦踏过崤山,就可以与东方诸侯一决雌雄。
相比于这些业已成型的大国,晋国此时就显得有些衰弱了。因为内战,他们错过了春秋早年发展的黄金期。此时的晋国,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偏侯”。不要说无法与那些大国相比,就连一个不怎么起眼的三流诸侯虢国,都敢时不时地来干预晋国的内政。
晋武公晚年也曾经进行过一些扩张,但起点低,时间短,小规模的扩张远远无法保证晋国的生存需求,更遑论争霸中原。因此摆在晋献公面前的是一个积贫积弱的,虽完成了统一,却远未强盛的晋国。
征服戎狄,扫清向外扩张的障碍
晋献公即位的第二年,也即晋献公元年(公元前676年),晋献公与虢君一同到成周朝见新继位的周惠王,受了周惠王超常规的礼遇和赏赐。随后又与虢、郑一起派原庄公到陈国,为周惠王迎立了新王后。
这一遭行程,晋献公也算是去大城市里风光了一把,而且很明显地感觉到自己在诸侯国中的地位已经不一般了。但是他始终高兴不起来,成周之行带给他的恐怕更多的是刺激,看到东方诸侯个个都兵强国富,物阜民丰,反观晋国民生凋敝,军力不振,心中有说不出的难过。
那个霸道盛行的时代里,无论是哪个君主,只要有点实力的,都有一个霸主的梦想。晋献公何尝不想如此,但是他好歹还有些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没办法与中原的那些国家争霸。于是,回国后他便关起门来,开始致力于发展自身的实力,着力于施行积极的扩张政策。
晋献公在位的二十六年间,正是齐桓公霸业兴盛的时候。齐桓公常年召集诸侯会盟,调集诸侯兵马东征西讨,搞他那一套尊王攘夷的霸主之道。东方的诸侯慑于齐侯之威,无不战战兢兢地跟随在齐国的后面东奔西跑。但是晋国只假装不关心国际新闻,这些会盟和征讨晋国一次都没有参加。他一心只想继文绍武,修整内政外交,治理战乱之余,用自己的青春年华去弥补晋国过去因为打架而耽误的功课。
而要想向外扩张,首当其冲的便是要对付那些四处流窜的戎狄。此时开始于西周末年,为害中原百年之久的戎狄之祸还没有消止,仍然时刻威胁着各诸侯国的安全。
戎狄与诸夏的区别最主要的是生产方式的不同,诸夏以农耕为业,戎狄以游牧为生。因此戎狄多居无定所,四处流窜,往往一个国家的两个城池中间就会活动着许多的戎狄部族的身影。他们肆意侵扰城邑,破坏农耕,来无影去无踪,俨然是一股股的游击队。不断的侵扰让诸侯各国都不胜其烦,但又无法彻底消灭。
而晋国又身处在这些游牧民族最为集中的地方,东有赤狄,西有犬戎,北有白狄,国内各城邑之间也散居这大大小小的许多部族,在当时的各诸侯国中,恐怕所受的侵害最为严重。
献公扩张的第一步就是扫清活跃在晋国城郊及周边山区的游击队,因为他们的存在直接影响着晋国人民的生产生活。晋献公在位二十六年的时间里,几乎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做这些工作。晋国从建国开始就长期与戎狄作纠缠,因此斗争经验也极为丰富,一直以来的怀柔与武力并举的措施在这段时间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其中有记录的有狐氏大戎(姬姓)、小戎(允姓)等,就是通过怀柔政策实现兼并的。狐氏大戎的首领是晋国同宗贾国的贵族,贾国在被晋国所灭之后,其公族流入戎狄,建立了狐氏大戎。既然都是文明人,自然就好说话。于是晋献公就把狐氏的首领狐突收编为晋国的大夫,还娶了他的一个女儿大戎狐姬,就是晋文公重耳的娘。小戎不知由来,但也是采取同样的办法,娶了小戎子,也就是晋惠公夷吾的娘。
武力征伐影响力比较大的是献公五年(公元前672年)时所伐灭的郦戎①,骊姬就是这次讨伐郦戎的时候被晋献公掳来的娘子。其中也有一些戎狄部族,已经开始从游牧文化逐渐向农耕文化过渡,仿照诸夏建立了城池定居。比如公元前664年,献公十三年的时所伐灭狄柤国②。而对于一些不肯服软的戎狄部族,则直接动用武力驱逐出境。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到公元前661年(晋献公十六年)为止,晋国已经基本肃清了其腹地的戎狄部族,威胁晋国向外扩张的潜在隐患已经基本扫清。从这一年开始,晋国便拉开了灭国夺邑的序幕。
晋国戎狄政策引发的连锁效应
许多戎狄部族在晋国的武力驱逐之下,依次迁徙,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就和汉武帝驱逐匈奴导致的民族大迁徙一样,在晋国东部如今晋东南的区域内出现了一次小范围的民族大迁徙。许多游击队不得不抛家弃产,离开他们生存了多年的莽莽大山,进入了中原。进入平原地带的戎狄因为损失掺重,饥寒交迫,不得不四处打家劫舍。而他们在山区生活所练就的一身本领,让他们以特有的优势,在中原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
公元前660年(晋献公十七年),中原大地上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的大事,东方大国卫国的国君在与狄人作战中战败身亡,卫国军队溃散。狄人长驱直下,竟然攻下了卫国的国都朝歌,将卫国灭掉了。卫国的国人被戎狄追逐砍杀,一直被追到了黄河边上。黄河南岸的宋国忙出兵接济卫国的遗民,前前后后一共聚拢到731个人。听闻这个消息之后,中原各国都极为震撼,都向卫国人伸出了援手。
狄人气焰之盛还不止于此,攻下卫国的戎狄部族继续在中原大地上四处劫掠,直逼郑国而来。郑国急忙派兵到河上抵御狄人,结果也被打的大败。另一股戎狄部族则是沿着黄河北上,攻打邢国,邢国无力还手,不得不在齐桓公的协助下举国迁移。另外在山西黎城县的黎国也在赤狄的这次迁徙中被灭,黎国贵族逃亡到卫国,卫国无力扶植其复国,只好将其安置在卫东二邑(河南范县)。东方诸侯虽然也是战事连连,但是环境的和谐和生活的富足也腐蚀了他们的战斗力。面对突如其来的戎祸,根本没有招架之力。
晋国虽然积贫积弱,但是由于长期处于戎狄环伺的环境中,熟悉戎狄的习性;长期与戎狄的对峙,也让晋人具备了骁勇善战的优良品质。被晋国驱逐的戎狄把东方大国打的节节败退,从中也可以间接地看出,晋国军人的战斗力,的确要比东方的诸侯要强一些(这不是在开地图炮)。一旦晋国的势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称霸中原也是可以预料的事。
当中原各国被戎狄势力打的猝不及防的时候,晋国必然要担当起讨伐戎狄的大任。于是,当年晋献公便派太子申生,带兵征伐盘踞晋国东南(今垣曲县)的东山皋落氏,从侧面呼应东方诸侯对戎狄的围剿,并在稷桑将其打败。
随后,晋军又多次进行了小规模的战斗,逐渐驱散了聚集在中原的戎狄部族,夺回了被戎狄占据的卫国都城朝歌及河内、邯郸、百泉四邑。但是此时卫国已经在齐桓公的主持下,异地建国了,晋国就很不客气地把卫国故地据为己有。
进入中原的戎狄部族因为没有强有力的社会组织,在晋国的打击下分散在各处,无法再形成合力。但是,他们依旧像是晋国放出来的猛虎,气焰虽然被扑灭了,残留的影响还在。在此后的数年间,依然可以干预周王室的内政,这些都是后话了。
①关于郦戎,一般认为是在陕西临潼的骊山地区,但也有人对此持怀疑态度。这种说法认为骊山靠近秦国的本土,且后来一直都在秦国的势力范围之内,与晋国相隔甚远,攻打骊山的戎狄是舍近求远。而越过中间的耿、魏、梁、芮等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去攻打郦戎也实在不合情理。因此认为此处所伐的郦戎应该是在晋国东南不远的山区中,是后来的丽土之戎的前身。
这种说法有很多的证据可以支持,再结合晋国扩张政策,似乎也是情理之中。但是史料中还有记载,在晋国伐郦戎的当年,有秦晋战于河阳,晋国战败的一句话。这句话模棱两可,没有更多的说明,但似乎也可以间接地印证,晋国讨伐郦戎的确是侵犯了秦国的势力范围,因此遭到了秦国的打击。至于远涉西方去攻打是否合理,似乎也不能用我们今天的观念去理解。
春秋时期还没有领土的概念,诸侯国往往是占据诸多的城邑据点,以城市为中心的周边区域就属于这个国家的势力范围,有点类似于今天的海权概念。诸侯之间往往以占据城池来实现扩张,城池密集区域的边缘隐约间形成一国所谓的疆域界限,但是这个界限并不是特别明确(围棋的理念大概也是源于此)。国与国之间的战争通常也不会占据山河险要,据守关隘。
另一方面,春秋时期讨伐戎狄是政治正确的首选,齐桓公称霸就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各诸侯国都有为周天子征伐蛮夷的义务,而执行这个义务并不受势力范围的约束,比如晋文侯征伐南方的淮夷,距离晋国更远。但是为天子征伐,谁也不会觉得不合理。
因此,认为晋献公征伐的郦戎在骊山地区,并没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但是这也只是个人猜测,是否真的符合历史真相,我们终究还是无从知晓了。
②《国语》中有一段晋献公伐狄柤国的记录,说的是晋献公外出田猎,看见狄柤国上空的云气感觉不吉利,回到大帐之后就睡不着觉。大夫郤叔虎去觐见的时候,献公跟他说了这件事。郤叔虎马上就猜到献公其实是想去讨伐狄柤国,出来之后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士蒍。并分析了狄柤国必败的原因,说如果讨伐一定取胜。
士蒍把这些话又转达给了献公,献公听了之后大为赞赏。于是就整顿军马去讨伐狄柤,战争中郤叔虎(郤豹)准备攀上城墙,部下说这不是他的职责。郤叔虎严词回绝了部下的劝说,身上披着羽毛率先登上城墙。晋军在他的鼓舞下都奋勇争先,一鼓作气攻下了狄柤国。因为这一战的英勇,晋献公将他封到郤邑,其后代的郤氏成为晋国显赫一时的强卿家族。
这段历史记录收录在《国语》中,被附加了很多儒家的观念在里面。比如郤叔虎分析狄柤国一定会失败的原因时,就列举了狄柤国的国君贪婪不义,放纵私欲等劣迹。同时期的齐桓公的做法,说的直白一点,也是贪婪不义,放纵私欲,但是他能成为霸主(这个时候儒家就会用另一套的理论去解释)。更何况戎狄建立的国家,根本不懂得你文明国家所谓的礼仪。
以失败者的劣迹来印证自己的观点,是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一贯手法,其中经常会有些胡编乱造的成分(特别是人物的对话)。儒家也不例外,除了国语,整个春秋三传都会在各种历史事件中添加私货,来附会儒家的学说。那些年代久远的历史人物在他们的笔下,经常会在对话中讲出各种大道理来,从而给人产生了一种错觉,似乎春秋时期的人们都已经开始宣扬儒家道德了。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掩盖了历史的真实面目,让还原历史变得极为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