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六
文/左月
立春日,三弟开车,拉着大哥、我、小弟、小妹,去平庄怡景家园,给老姨老姨父拜年。
天寒风冷,但我们再不是当年骑自行车,行走在沙石公路上了。
因为天冷,又没有办喜事的,小区一片静谧,车位也好找。上电梯时,一中年男子替拎着礼品的我们按了楼层号码。我们互相拜了年,心中暖意充盈。
楼门早已打开,老姨父迎出来,春风满面,我们纷纷给老姨父拜年问好。经过走廊的时候,见景春景星两位表弟正在厨房做菜,他们看见表哥表姐们进来,春风满面,朗声问好,同时手里一边不停地翻着炒勺。
老姨烫了头发,本来就不老的姨娘更显年轻。
老姨家的客厅本来不算宽敞,摆了沙发茶几,再加上一个炖鸡肉的高压锅,我们兄妹五人一进来,可说是满满当当。
老姨以大敬小,让我们坐沙发,她站着跟我们说话。我赶紧拉她坐到沙发上去。广池拿过小塑料凳子,我们围着茶几,吃着瓜子花生沙糖橘,唠着家常。广池说他也会做菜,要去厨房帮忙,老姨父不让。他一趟趟地往餐厅新买的圆桌上端菜。大哥也去帮忙。斗室之中,和和美美,喜气洋洋,春意盎然。
今年,老姨老姨父、景春表弟、鹤泽表侄,一家三代,都是本命年,您说,巧也不巧?三弟广池也是本命年。这为我提酒准备了现成素材。
煮羊骨头、烀猪蹄、扣肉、煎鱼、炖鸡、油焖大虾……一道道佳肴美味摆上桌,老姨父打开华夏第一村白酒,先给我、小弟满上,平时不喝酒的老姨今天开心,也破例倒上小半杯,景星也喝白酒,大哥和景春喝啤酒。广池因为开车,和小妹春华喝杏仁露。
老姨父致辞领酒,军人出身的他发言简洁干脆,第一杯酒对外甥外甥闺女年年来看望老姨表示感谢,第二杯酒表示新春祝福;外甥们一一回敬老姨老姨父;表兄姐弟之间互相敬酒,推杯换盏。
老姨说,不光志刚大伟能做菜,大孙子二孙子都会,连刚刚12岁的外孙小嘉瑞也能炒一盘鸡蛋端上来。这就是家风,一辈传一辈。
老姨说,过了清明,她和老姨父就回兴隆坡老院子种菜,广池说,要拉上爸和娘也去,老哥们老姐妹聚聚。老姨说,中,让你爸拿上8000块钱。一句话,把我们全逗笑了。
老姨16岁就外出工作,参加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在西部乡镇演出。我问老姨,你当时那么小岁数,我姥姥姥爷支持吗?老姨说,支持!你姥爷跟我说,你出去管大用了,给家一年挣4000工分。老姨说,年底家里找回150多块钱!语气中充满着自豪!
老姨工作经历丰富:文艺宣传队之后,又先后在五十家子村小、村拖拉机站、加工厂、太平地乡砖瓦厂、乡煤矿、兴隆坡村委会工作。广播员、音乐教师、拖拉机手、会计、计生干部、妇女主任,老姨是真正的多面手……
老姨为人能干且热心肠,十里八村,在上一点岁数的老乡群里,提起张凤琴三个字,没有不说好的。
我自幼生活在姥姥家,老姨抱着我在大队部看《地雷战》,背着我去邻村马架子看电影(电影名字不记得了),辅导我算术,领我去煤矿看病。经服用王大夫的汤药,困扰我多年的夏天不出汗、头晕的毛病被根除,我盖新房时钱不够,老姨两次借钱给我……
觥筹交错间,我们回忆着当年在老姨家的点点滴滴,回忆着姥爷的驴车、姥姥的刺绣,在荒寒岁月中带给我们的温暖与美好。
我们兄妹五人,每个人跟老姨老姨父之间,都有说不完的光阴的故事,都曾经享受并仍在享受老姨老姨父爱的滋养。
每年夏天,老姨都会托小伟表妹给住在赤峰的我们各家各户送来各样青菜一一黄瓜、豆角、吊瓜、茄子、青椒,还有又红又甜的鸡心果。
愿老姨老姨父夏雨春风,健康长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