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其实是由「点」「线」「面」组成的,而线条是则是其中的核心。
线条不同,给人的感觉也不一样:
横线具有方向感,
竖线有下落感,
斜线又给人以不稳定的信号。
素描就是对线条的最好展示,通过不同的笔触营造出不同的线条以及横切关系,来表达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与认知。
那线条在 PPT 中又可以起到什么作用?
【1】分隔作用
1.1 分割正文和标题
对于一般段落而言,我们最常用的办法是,是把标题加粗加大,让其和正文产生对比。
但这样做,画面容易给人空洞的感觉。
我们可以尝试在正文和标题中间加一道细线,有三个小细节需要注意:
1. 线条颜色要与文字颜色匹配。
2. 适当的增加透明度,强调阅读顺序。
3. 要与文字保持对齐。
还有一种比较创意的玩法,将线条围绕在文字的侧边,要注意与文字保持对齐。
1.2 区分并列内容
多个元素并列在一起时,中间加入线条,让整体更加美观。
我们来看这个例子,PPT 中列举了三个要素,但由于要素之间留白过宽,导致画面有一种无力感。
此时我们可以尝试在元素之间加一条竖线,以达到「虚实有度」的境界。
【2】文字图像化
什么是文字图像化?
我们老祖宗的甲骨文,就是文字图像化的最佳代表,它的符号性非常强,甚至可以直接用作背景图片。
而在 PPT 中,为了缓解画面的单调感,我们常使用线条作为文字图像化的工具,以此来丰富版面。
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
背景是富有动感的流体渐变,因为背景图片质量很高,所以整体版面给人的印象分不错。
但是前面的文字略显单调,我们可以考虑让文字图像化,有两个小技巧:
1. 文字周围加入线条元素。
2. 加入英文进行修饰。
注意粗细要与文字相符,否则会有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
【3】引导视觉
在阅读的时候,人眼并不是在扫视内容,而是有一系列的停顿和跳跃,人眼会按优先级,依次观察元素。
线条则具有引导读者视线的特性,将不同的元素用线条进行连接,方便读者理解 PPT 的页面内容。
我们来看这页 PPT ,视觉首先会被手机所吸引,之后会转向左上角的标题-左下角的介绍-右下角的 Logo 。
单靠画面上的数字,容易造成信息误读,我们尝试添加线条,效果就会好很多
这里是刺猬训练营,期待你的进步。欢迎关注公众号:ciweixly。